第二十一章 【皎皎君子柔且钢】(上)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一章 【皎皎君子柔且钢】(上) (1 / 2)
        子时一过,雨雪渐止,呼啸的北风却足足刮了半夜,次日一早起来,只见天光大亮,空中连半点积云也无,正是个策马远行的好天气。

        李清照夫妻还要去暗访学事诸况,卯时三刻便早早告辞离去。临别之时,李清照将杨凡叫到车旁,低声道:“杨师弟,阳谷县知县隋举隋尚文是崇宁年间的进士出身,虽然在进士中算是二等,却是个极有才情的人,长于诗词歌赋,只是策论文章稍差,才没能博取个进士及第。这位知县相公常常慨叹自己生不逢时,未能赶上以诗词取士的好时机,也因此痛恨改革举士制度的王荆公,排斥新法,这些你要体会得……”

        杨凡笑着点了点头,此时朝廷虽然在各地设有提举刑狱司,但是提刑官办理的多为重大疑难和案情古怪,难以定性的案件。像他这种普通刑事案,还是由知县一把抓,李清照把这位知县相公的喜好憎恶相告,正是要他‘知己知彼’,尽量博取隋举的好感。

        “多谢师姐,知庸理会得。”杨凡对李清照报以感激的微笑,将她夫妻二人送出庙门,看着马车远远离去,才步回庙中。

        此时何虎等人已弄好了早饭,几人匆匆吃了,便向阳谷县治孟店而去,一夜北风将原本泥泞的路面冻得梆实,因此马行极快,未及午时,便进了县城。

        阳谷县衙和尉司相距不远,隔街相望。何虎按照程规,先押解杨凡进了尉司,销去捕票,纳了人头,才将杨凡带到讯房前,压低了声音道:“秀才公,尉司笔吏还要为您做份身状,才好将案子转赴县衙,让知县相公排期审断。我便在门外等候,一俟取了身状,便带您去县衙那边。秀才公放心,在您羁押待审的这段时间内,我自会关照县狱的人,为您整备出一间干净爽洁的单人牢房来……”

        自从在山神庙中见到李清照与杨凡投契的样子,何虎真是连肠子都悔青了。要不是杨凡箭伤麻三这事属于刑案,他必定会强压着麻三与杨凡和解,免得将来连他也要受牵连。可眼下尉司已经备了案,案子是万万撤不下了,他也只能亡羊补牢,想方设法地巴结杨凡,免得被他秋后算账。

        “这样只怕是不好?”杨凡笑着看了这位满脸谄笑的阳谷县副都头一眼。他读过大宋律法,知道在元丰以后,除三大陪都与一些大府城的尉司外,各县尉司已经取消了尉狱,所有犯人改为县狱关押。何虎这个步兵副都头就犹如后世的武警中队长,有兵事时便率领乡兵,无兵事时便负责扑盗缉人,以他的身份,要给自己在县狱开个单间不是不可以,却是犯了大宋律法。按照大宋律,能在狱内享受单间待遇的,必须是有品级官身的官人,莫说他连县学还没能得入,就算是京城的太学生,也没有这个资格啊。

        何虎陪笑道:“好,好,有什么不好?秀才公这样的人物,就连易安居士也要另眼相看,如何可与县狱中那些腌臜之徒住在一起?正该住在单人房间才是……”

        “呵呵,那就多谢都头了。”杨凡点了点头,轻轻撩起衫脚,迈步进了讯房。他箭伤麻三,求得是出头之机,可不是真心跑来县狱受苦的,难得何虎这厮有眼力、有孝心,那又何必拒绝他的好意呢?

        所谓身状,就如官员的告身,要载明嫌犯姓名、出身、有无功名官身、身长多少,面容气质如何,以便上官断审,避免冒名顶替。这本来不过是常见的刑事程序,可有宋一代,厚官薄吏,吏人要求生存,就有种种做奸谋利之法,比如今天做身状,若是普通嫌犯不懂孝敬,两个尉司书吏就能使出剥衣查看的手段,让犯人在大冷天先冻上半个一个时辰,若是再不懂事,说不准还要查查犯人那五谷轮回之所,弄一个遍地菊花残……

        可当看到杨凡一身长袖博袍,蹬靴而立的文士模样,两个小吏哪里还敢放肆?又听他说是南归汉儿,正合朝廷厚待之列,再又是读书人身份、湖湘学派的弟子,两个书吏更是微笑连连,直恨不得叫声师兄才好。

        因此杨凡这个身状只用了不到半柱香的时间就做好了,其中还有不少溢美之词,什么‘身长七尺、玉立渊峙、仪容俊美、儒雅丰格、天公厚造、似非龊人’等等等等写了一篓筐。杨凡自己拿过来一看,都忍不住咧嘴,这哪里是嫌犯的身状,只怕那些官人的告身也没有写得如此华美?

        做完书状后,何虎及几名衙前押了杨凡,并原告麻三一起,径奔县衙而来。今天刚好是王柄王押司当值,县衙六大押司之中,独有他是个老于刑狱的刀笔,不但精通律法,而且世故圆滑。何虎问明了是他当值,顿时心中大喜,这位王押司是出了名的左右逢源,由他来立讼档,自己就更不用担心了。

        王柄先将麻三这个原告提了进去,照例询问一番,与他在尉司所做的告状对照,待到没有了疑问,才将杨凡叫进去询问案情,建立讼档,以便提交知县相公排期审断。

        过了不过盏茶时分,何虎便见杨凡施施然走了出来,正寻思王押司的询问度何以这么快,就见王柄随后走出,冲他点点头道:“何都头,先将疑犯杨知庸安置在县狱,等候师帅(注1)开堂断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