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五十四章 识时务者 (1 / 3)
公主去了京城已有一个月,王府的迁移工作在小苑的主持下,也圆满结束。
方原的寝居搬进了凤阳皇宫的后宫。说是后宫,因修葺的费用时常被挪作军费,宫殿的规模远不及南京,更比不上北京,装潢的奢侈则更是被甩出了几条街。
摄政王府迁到了凤阳皇宫,内阁、六部机构的官员也全都迁到了凤阳。唯一还没迁到凤阳的,就只有未来的大明皇帝,朱慈焕。
方原也不去催促朱慈焕,只是令王府内务司的王承恩给南京皇宫发去了公文,令朱慈焕早日搬来凤阳皇宫,与方原共同理政。如今的朱慈焕已有二十岁,也到了能亲政的年龄。
苏州府的沧浪亭,方原居住了八年,几近扩建,规模也达到了两百亩。这么一处规模巨大的豪宅就这么空了下来,实在有些浪费,江南的富翁们都巴望着方原能应允售卖,愿意抢购的富翁是多如牛毛。还有不少通过走后院小苑的关系,向方原打听卖价的,甚至徐家的人也通过陈圆圆的关系递进了话儿,想买下沧浪亭开一间比桃花园更大的妓院。
小苑、陈圆圆在给方原侍寝时,都传达到了类似的想法,但方原却有自个儿的心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他掌管着天下的田赋、商税,还卖那么多银子来做什么?!
方原的思绪回到了初入江南时,当时为了打击东林党,将常州的东林书院强行改成了东林妓院,沉重的打击了东林党的气焰。
如今的东林党早已是灰飞烟灭,不见了踪影,但方原偶尔也会懊悔当年的决定,将书院改成妓院,心中的恶气虽然出了,但却实实在在的有辱斯文,更显得方原是小肚鸡肠。
如今既然沧浪亭空了出来,不如就改成另一个与江南大学堂齐名的大学堂。名字方原早已想好了,就是苏州大学堂;学堂的山长,方原也有了人选,就是由汤若望,柳如是共同主持。
这个苏州大学堂也采取和江南大学堂相同的模式,就是中西并济,中国传统文化,西方的应用科学都必不可少。
过了大半个月,朱慈焕一行王府的官吏终于离开了南京,到了凤阳。随同朱慈焕前来的,大部分是新进王府的官吏,之前南京城的旧臣如姜曰广等人,却担心来凤阳前程未卜,不愿再追随而来,选择了辞官。
方原本就不愿这帮老油条前来凤阳继续混吃混喝,倚老卖老的占着茅坑不拉屎,既然他们主动选择滚蛋,那是最好不过。
方原仿效北京紫禁城的模式,将后宫分成了东宫,西宫,西宫用作摄政王府的院子;东宫则交给朱慈焕用作大明皇帝的寝宫。其他的诸如后花园等,则为双方的公共区域。
王府的迁移工作告一段落,方原却接到了一个来自北京紫禁城的密使,并不是代表崇祯而来,而是掌管京畿戍卫的国丈周奎派来的。
这个时候周奎派密使来做什么,方原一时也猜不透,便令密使进了后宫,询问究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