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五章 公开招标 (2 / 4)
短短两个月,翁家被抢的丝绸就有一万匹,而库房里里囤积了至少两万匹滞销的丝绸。
直接经济损失已有十万两以上,间接经济损失更是不计其数。
翁**本不知方原的丝绸来路,根据探查消息回报,也不见有任何商船运送丝绸到苏州府。以翁阳的估计,方原出售的这批丝绸就是初次来苏州府随船带来的,能投入苏州府市场的总量也是有限的。只要撑过了这段难熬的时间,等市场彻底消化了方原的丝绸,便会迎来转机的希望。
翁家纵然是亏本经营,仍是咬着牙维持这一千张织机的正常运行,指望这守得云开见月明的一日。
但翁阳显然是错估了方原的供货潜力,方原的丝绸供应量几近是无限的,以穿越前的工业水平,大不了相关地区就多开一个以纺织业为支柱的型工业园区,便足以承受整个大明的丝绸需求。
翁阳是在亏本死撑,而方原却是有1两银子/匹的利润,这种毫无悬念的商战怎么打怎么爽,方原是乐得幸灾乐祸的观望着翁家的垂死挣扎。
若翁家不想继续打了,方原还偶尔会放出新型丝绸断货的风声,给翁家一点希望,再狠狠的将翁家继续踩在脚下,一点点消耗翁家的元气。
当然,能给予翁家致命一击的,就是方原通过佛朗机大商会在瓷器交易上给翁家埋下的一个大坑。
翁家和山西那些晋商不同。
晋商是轻资产,干的是低买高卖,中间商的买卖,玩的是现金流,所以抄没了晋商,能直接抄出几百万两银子。
而翁家是几百年的经商世家,做的是实体经营,资产以兼并的土地、屋舍等不动产,还有丝绸大作坊的资产为主。能实打实拿出的银子,估计也就几十万两银子。
因为一面要与方原进行丝绸贸易拉锯战,占用了翁家大量的真金白银。所以这次80万两银子的瓷器交易,翁家若想吞下这笔交易,九成是要借钱来完成。
只要翁家跳进瓷器交易的这个坑里,离破产也就近在咫尺。
这日清晨,已连续工作了半个月没休息的方原,终于找到一日闲暇的时间,留在沧浪亭休息,享受难得的清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