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修文会2 将进酒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8章 修文会2 将进酒 (1 / 3)
        武三思看了看座次,这才发现第一排是高管;第二排是僧道;第四、五排是文人、最后一排算是闲人,看看自己和马秦客,可不就是两个面首嘛。

        “谁让你坐我对面的?”武三思不假思索就向马秦客开喷。

        “你有委屈也别冲我啊,咱们也算是亲戚。”马秦客的脑力是硬伤,所谓的亲戚是从韦后和安乐公主那论的。

        其他人忍不住都乐了,这二位想借助修文会扬名的白脸是被李白收拾惨了。

        “大家对刚才对武尚的政论有什么看法?”上官婉儿在帮武三思缓解尴尬,不冲他也得看韦后的面子。

        “改易制度,哗众取宠,收取人心民望而已。”岑勋拨弄着酒杯道,丝毫没有理会李白让他少言的暗示。

        “就是佛道两家收徒也比这个年龄要。二十三岁身心都已定型,想要改变就很难了。”元丹丘的观点得到了普润的赞同。

        “圣人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十五岁便要有所担当。”杨炯坦言。

        “孔圣人所处春秋时期,民众寿命普遍偏低。而到我大唐,四海升平,子民长寿,还是通行的二十弱冠即成年较为合理。二十三岁确实有些晚了。会给国家增添很多负担。”刘幽求道。

        刘幽求虽为一介布衣,但其后临淄王的势力让人无法觑,加之他本身又具胆识,参加修文会没有问题,李白跟他聊得就很投缘。

        “我常期在塞北漂泊,胡人很就骑马弯弓,二十三岁成年才可入伍的大唐军队碰到他们很难抵抗。”王昌龄则从另外一个角度批判这项政策。

        “'七绝圣手'看来不只会作诗,军事上也颇有建树。”明摆着的道理却没人敢表态,唯有岑勋举起酒杯称赞,也不等王昌龄回敬,自己一饮而尽。

        “导致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很多,时、地利、人和。最关键的就是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当然这里面也包含军人战斗素质的问题,其中年龄也很重要,我认为十八岁参军入伍就非常合适。”李白站起身慷慨陈词,他要力挺一下孤独的岑勋。

        关于参军的年龄在现代是很普遍的常识,但给了参见修文会的人员很大的思想冲击。

        李白十八岁的提法在十五志学之后,二十弱冠之前,让在场几位有政治眼光的人越探讨越觉得有道理。

        “居士这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我以为你只会舞刀弄剑呢。”上官婉儿深深望着李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