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一章 一点灵犀透真知,五感六觉皆是触 (1 / 3)
一片拱起的古地图,阡陌勾连,道路纵横,大城、镇,俱以圈、点表示。道路则是实线,在上则是一轮太阳,太阳周围是一圈文字,朝着周围作扩散状,写着:夫气通则顺行,应天地之理也。天地有四时六气,辩而可……长葆之道,首在截气。凡人一吸,就是一吸,一呼就是一呼,吸之将近,呼之将近,无余者,故无存积,譬如百姓之生,一年一种,一种一获,岁岁尽而无存,是无自生之道。
这一圈文字,围着太阳,就像是阳光,发散开后,却又是呈现出漩涡状的,读起来有些考验人的反应。
这一幅图,一眼看去,便知是真正的宝贝。
单纯的从艺术层面上:
孙思邈的字古拙、大气,但那种古拙却充满了个人独特的魅力,且笔力浑厚,不见匠气。已然是书法大家之相。笔迹的边缘,参差不显,且匀称——这彰显出了孙思邈高明的养气功夫。要评论一幅书法的好坏,最要讲的就是作者的精气神。这其中,精气是否饱满,看字的晕染程度能看出来,看字的笔迹的边缘也能看出来,看墨迹的透出也能看出来。正作为运笔如刀,毛笔的前身是刀笔,二者一脉相承。而毛笔的书法,也就有了和刀笔一样的要求,要将软笔写出刀笔的精气和劲力。如写不出来,那这样的“书法家”就是一个笑话!而孙思邈的字显然已经达到了这个境界。再看其画,只是一幅地图,其中的地名也写的详实,道路的线条错落有致,却真的是不错。
这是一幅修真图——孙思邈以天地比喻人体(这是古代医者、道人经常使用的一种手段。就比如将五脏六腑按照朝廷的官职、职能进行阐述),这可以让人们更加直观的了解自己的身体功能,学习起来更加容易一些。
因为自己的身体自己是看不见的,别人也看不见。
但天地就在眼前,官府就在身边。
这么一比喻。
心脏做什么、肺做什么、肝胆做什么,一想也就有数了。常桓对传统的绘画作品、书法的鉴赏能力是有的,在绘画上他算是内行。这一幅修真图他看的很是心动,却不单单是其艺术价值。
更重要的,是孙思邈所写的“截气”二字。
他才和逍遥侯论道过了并不算是太久,二人的对话还都热乎着。孙思邈的“气入之十分,用九则余一,截而余之,日积月累,则余之气浩浩也……”就像是一把钥匙,一下拧开了他脑袋里的一个死结。之前他竟然从未想过这样!他的大脑一瞬间空白,脑海里只剩下孙思邈的这句话,图早已经离开,人却茫然不知。常桓保持着一个半站起来的姿势,一动不动,双目不见焦距。四面人的赞叹声他充耳不闻……
等他回过神来时,周围已经没了宾客。只有一个厮守着这里,风四娘站在自己前面,一瞬不瞬的盯着他。
常桓的眼睛一亮,已经醒过神来。
“四姐。”
风四娘松一口气,问:“你饿不饿,我带你去吃些东西。”刚才宴会,常桓就那么傻站着,所有的宾客都吃完了,走了,他还傻站着。本来杨半山还要让常桓回神的,但风四娘却阻止了。常桓的样有些奇怪,谁知道被弄一下,人会不会变得痴傻?风四娘就亲眼见过一个梦游的人被人打了一巴掌,然后就成了一个傻。风四娘带着常桓去了外面的一家削面的路边摊,“两碗面……”要了两碗面,才问常桓:“你刚怎么了?”
常桓想了想,:“我刚才顿悟了。修真图,真是难得的机缘啊……”常桓感慨一句,他的呼吸已经和之前不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