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28 如何报答 (2 / 2)
两人沉默,又陷安宁,于是“噼啪”声便又格外清晰。
知道刘怀肃与自己相同,更知改变艰难目前状况还要继续,刘裕便返劝刘怀肃。
“此亦是命运。”虽从自己情绪中走出欲安慰姨兄,可是无解决方法,如何安慰?沉默良久,刘裕只能感叹言道。
如何不知此是命运?更是以为此是唯一解释,刘怀肃便不由感叹道:“实在命运。”
命运对于幸运者,从来理所应该,可对于困苦之人,不仅不认,更是不甘!刘裕便是如此,虽自己感叹,可当刘怀肃重复,刘裕心中不由又生怒意。
“太元二年入建康,刘裕誓为志士,现在依旧不改初心。居建康十三年,寄奴更清楚高门只知享受并不责任,现在北方蛮人又成强势圣上与琅琊王依旧一味内斗,寄奴如何只能坐视?虽负家人,却不悔选择。”抬头,直视浓重黑暗,刘裕狠狠言道。
不仅同样血性,更为军人曾上战场经历生死,刘怀肃立即感染。同样不满高门及皇室无担当,刘怀肃亦怒气言道:“不敌蛮人,退居江南,如何不知耻辱?偏安江南便是内斗结果,如何不记教训依旧内斗?‘皇天无亲,唯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既然不能承担责任,便不能再得敬重,更危难当头,更只能依靠自己。寄奴敢担当,男儿本色阿兄如何落下!”
似是感受到刘怀肃怒气,虫不叫,蛙不再鸣。
“虽退至江南,却依旧苟安;虽为寒门,却不能任人宰割。去建康十三年,不仅京口血性未消,寄奴更时常愤怒。返回京口,欲入北府军,便是寄奴以为只有军队才能守护更才能真正改变。清楚自己选择,更清楚未来,唯一不能,便是不能面对家人。”并非要展示内心激情,见刘怀肃情绪,刘裕又转道自己苦恼。
的确,无奢华生活更不能如高门任性,寒门在意亲情,更皆血性男儿,刘裕、刘怀肃更用心守护家人。现在,刘裕依旧用心守护晋人愿为志士,便无法顾及家人,而更重亲情,刘裕如何能够放下?
不仅熟悉刘裕,同样熟悉刘裕家庭,更以为自己是兄长,刘裕道出苦恼,刘怀肃自然要为其设法排解。平复情绪,思考过后,刘怀肃言道:“夫人自不必言,当初使你归家,便见大义;道怜、道则以你为兄,无论寄奴如何选择,皆不会有怨。寄奴实际面对,只有弟妇。可寄奴七年不归,弟妇却礼敬夫人善待道怜、道规,更照顾你女,其行可知其已真正进入。既然已成为家人,只要寄奴心存感激,不忘其劳,他日再做报答,亦不为迟。”
如何不知这是道理?在建康,刘裕便是如此告知自己,可是现在,归家便要每日相对,刘裕便不知该如何相处。
“再者,闻夫人与弟妇相处极好更善待,寄奴便不用有过多歉意,只当相亲一家人。”知道亲情不能以道理开解,更是刘裕不言,刘怀肃便又言道。
“只当相亲一家人”才是道理。不仅接受,更认可,于是刘裕言道:“谢阿兄指点。只当相亲一家人,不必过于在意,刻意反而见外。”
其实亦不擅长处理亲情,刘裕接受,刘怀肃暗暗长舒。
“寄奴,近日一直思考,得到结论:刘道坚只有亲近王刺史一条路可走。其先前为谢刺史嫡系,刘道坚只听命谢刺史,而谢刺史离去却未安排,虽朱刺史接任,可刘道坚却因其曾为秦人所掠而轻视,其后又不甘心谯王规矩,于是刘道坚便无依靠。现在,王刺史被断返回建康路径,其便会长久滞留京口。虽不能返回建康,可是王刺史有圣上支持,其便成为青、兖之主。刘道坚无主,又不能与其他接触,故而其只能再次依附王刺史。”实在不擅长于是不敢再谈论亲情,刘怀肃赶紧将话题引到刘牢之身上。
d看就来q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