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 人穷志短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24 人穷志短 (1 / 3)
        依旧率性,依旧高傲,王恭于京口修建佛寺更有理由:圣上于殿内尚且设立精舍引诸沙门居之,京口如何能够没有庄重佛寺?再者,京口粗俗必须改变,不仅民众,官员亦需得到教化!

        晋人行九品官人法即九品中正制,与他地一样,来青、兖二州为官之人,皆出高门。家族甚至不低于太原王氏,且同样学玄、礼佛好清谈,现在却被王恭指责且还要被教化,青、兖官员如何能够接受?可是京口少寺庙更无王刺史庄重佛寺却是事实,于是即便愤怒,青、兖官员只能配合,提供钱粮、物资及民夫。

        虽用心并非真正是要以佛家教义教化京口,可是一者王恭性情高雅喜好高贵,二者其性情高傲行事不肯低于他人,于是其建佛寺,不仅规格极高,更要求处处完美。王恭苛刻,更是其要求需要用人力、物资支持,于是青、兖二州怨声载道,京口更甚。

        先前谢安增修宫室虽极似专心,即便秦人来伐,其亦不下令停止,可是刘裕后来知道,谢安更借此暗中助谢玄完北府军组建。所以,王恭于京口建佛寺,刘裕便极其用心,更让刘道规注意王恭暗中动作。可是,王恭不仅无暗地动作,更是依旧不与刘牢之联系!

        难道自己考虑错误王恭于京口修建佛寺只是如其所言是为教化京口使官员不再粗俗?

        “或许是王刺史以此调动青、兖二州及京口,使官员听命自己。”虽王恭纯粹修建佛寺不似刘裕猜测暗中并无其它动作,可是刘怀肃依旧相信刘裕判断以为王恭行为绝非单纯。亦是为安慰刘裕,刘怀肃分析言道。

        认可刘怀肃分析,刘道规立即证实道:“的确,虽各方官员皆不满,可是王刺史要求,却全部完成。”

        虽刘怀肃分析、刘道规证实,可是刘裕却仍不相信只这样简单。不相信刘裕亦有自己道理:不能于都城为官而来青、兖,非是家族不行便是另有谋划。王恭不仅高雅更高傲,其如何不会蔑视来青、兖为官员之人?放弃中书令来京口是为圣上占据以应对荆州王忱,目的更是为抑制琅琊王,王恭如何会有闲心教化京口?

        不相信,可是刘裕却未再次言论,其只继续观察。

        先前佛家寺庙大多是由执念者四处化缘,然后纠集信徒建造。待庙建成,执念者便成为主持。王恭建庙却非如此,于是佛寺建成,其便还要寻主持。皆不曾想到,寻找佛寺主侍竟成为王恭返回建康与圣上相见理由。

        因为建康议论更是圣上身边臣亦有非议,王恭不能轻易返回建康与圣上相见,于是返回都城去为京口佛寺找主持,刘裕自然以为此是借口。极想追踪王恭返回都城一探究竟,可是刘裕却忍住。

        忍住不返都城追踪王恭,是刘裕以为京口更重要:刘裕相信,王恭离开,京口官员一定会有行为。

        以为了解青、兖二州官员于王恭背后表现更重要,更以为青、兖官员会表露出真实,刘裕终于忍住未返都城。刘裕未言曾动心随王恭返都城,刘怀肃、刘道规自然不知,更是用心只在京口及刘牢之动向上,刘怀肃、刘道规亦未动过去都城了解王恭行为心思。于是,王恭才一离开,刘道规便只向刘裕报告京口动静。

        “阿兄,闻王刺史去都城请佛寺主持,不仅京口官员,便是民众亦多是不满。佛寺本应僧人自建,现在王刺史为其建立又要求宏大且精致本就过分,其再请来僧人来做主持,谁来供养难不成还要京口出资?”王恭才一离开,京口便充满怨声,刘道规便立即将怨声转告刘裕。

        立即意识,刘裕便开口言道:“如此寺庙,如何会有人敬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