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 愤怒而斥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87 愤怒而斥 (1 / 2)
        琅琊王司马道行为,谢大人实在难脱干系,是谢大人视琅琊王司马道,才有其后争权。

        晋之高门喜好对晚生进行评价,而其评价,无非两种:一种是为晚生名誉,另一种便是客套。谢大人先前对琅琊王司马道评价,却非此两种,谢大人是随意。对皇室之人评价随意,是谢大人风雅率性,更是皇室不被尊重。可是,正是对琅琊王随意评价,让谢大人吃足苦头。

        当初谢大人评价琅琊王是清澹。不仅只见表面随意评价,谢大人更认为圣上司马曜同母弟琅琊王司马道真正恬静寡欲,于是其不仅不加防备,更在排挤桓冲时,将夺取桓冲之职务,暂加于琅琊王身上。虽夺桓冲职务加于琅琊王只是过渡,更是为让桓冲无法愤怒,可谢大人行为却让琅琊王生出想法。其后,谢安更大意让琅琊王陪圣上入新宫,于是引发琅琊王更多想法直至公然与谢安争权。

        琅琊王司马道不感念谢大人亲近与使其名誉恩情,反而与公然争权,于俗人见解是琅琊王司马道不义,可实际却是谢大人以随意让司马道生出权力就该且可以重归皇室想法。于是,司马道与谢安争权,实在是谢安自食自己种下苦果。而于此事之上,谢大人不仅害了自己,其更祸害晋人。

        与谢安争权,实在非是琅琊王司马道有统治天下想法,实在是其不悦主宰晋人命运权力为高门把持。更是不悦皇家成为摆设,司马道才与谢安争权。而其后与兄长圣上司马曜争权,则是其以为,权力重归皇室,是自己功劳,而圣上欲掌权力,是夺取自己成果。总之,虽一直在争夺权力,琅琊王司马道却非要有一番作为。

        当然,与谢大人及其后与圣上争权司马道却无一番作为想法,亦是晋人偏安江南结果。南渡江南几十年,不仅已经习惯,更是落地生根晋人大多已无返回中原愿望,特别是高门及权力之人。谢大人增修宫室只是为晋人颜面,亦是很好体现。谢安增修宫室,皇室自然欣慰,可是谢大人建太极殿炫耀高雅,让琅琊王司马道感到不悦。以为自己可以,更以为权力应归皇室,司马道便开始与谢安争权。

        其实,谢大人对琅琊王司马道“清澹”评价并无错误,只是不能以通常理解,毕竟琅琊王司马道是皇室中人,尽管之前其母地位低下,可其与兄却得来不益被先皇重视。生于帝王家又被重视,更是被封琅琊王,司马道自然心性高傲,如果其为帝,众人便能见到其真实面目:漠视一切。

        漠视一切,才是司马道真正本性,其之清澹,其之恬静寡欲,其实就是漠视,帝王家特有之人性冷淡!

        此时皇室亦尚高雅,于是谢大人在台城中建太极殿展示自己高雅,司马道如何能容?实在以为自己才是真正高贵,更是要让谢大人知道,司马道便使圣上降旨任自己为司徒。换言之,琅琊王司马道争权,实在非为权力,而是在向谢安展示自己“清澹”。可是智慧谢大人此次却未能清楚,依旧以为司马道恬静寡欲其争权非出本心,谢大人便以风雅应对。

        错误认识自然导致应对错误,谢大人终尝苦果。更是谢大人太过自傲,其到死亦不知司马道针对并非是为权力,而是颜面。

        现在,谢大人离去,琅琊王司马道对权力本已无兴趣,可是圣上又立太却让琅琊王司马道不悦!过江之后,再立皇权,继位者皆是琅琊王,圣上立太,何意!尽管先帝使司马道为琅琊王,是顾虑如圣上夭折会使皇室不继。的确,先前皇室后代早夭太多,而在圣上与琅琊王之前,先帝亦有女夭折。可是,司马道知道,圣上立储君,就是在与自己争权。负气,与圣上同饮,司马道借酒大闹之后,所性撒手。

        虽是同父同母兄弟,可是与琅琊王司马道不同,圣上司马曜要有所作为。清楚司马道与谢安争权并无一番作为愿望只是为皇家颜面,权力重归皇室圣上司马曜自然会按自己意愿行事。可是在圣上立储之后,司马道竟然借酒大闹,圣上如何不生想法?因为先前王皇后好饮,更是强迫圣上同饮,圣上亦好酒。进宫陪同圣上,琅琊王司马道亦被染上饮酒嗜好,于是虽然王皇后已薨,圣上与琅琊王依旧经常饮酒且亦常常致酣。琅琊王司马道表现性格虽是恬淡寡欲,可是饮酒过量,其便会表现被其母宠爱结果,任性胡言。圣上司马曜是兄长,其又只此一弟,自然大肚,可是此次琅琊王司马道借酒大闹,却让圣上伤心。

        圣上立储,琅琊王借酒大闹,之后琅琊王更是负气撒手不问朝政,圣上亦是尴尬。更知太妃不会坐视琅琊王恼怒,圣上便不能不有顾忌,于是亦停止行为。圣上与琅琊王“闹气”,朝庭自然无人管理。可知道圣不会真正放手,朝臣便做观望及等待。

        朝庭无人做事,王谧如何不知难得机会,于是其便与陈奉广泛散布桓玄于荆州掌军消息。

        急迫散布桓玄掌军消息,亦是王谧有危机意识,其担心圣上与琅琊王一直僵持,便会有人借机图谋北府兵。清楚北府兵作用,王谧既不容北府兵为某人谋弄,亦不容北府兵解散,于是其行事便颇为不管不顾。

        王谧担心并非是其谨慎,而是王国宝行为,王国宝不仅将其弟王愉、王忱拉入琅琊王阵营,其更为琅琊王广泛拉拢。更是知道王国宝早已动作,王谧如何不会猜想王国宝会放过现在机会?的确,琅琊王司马道不理朝政,王国宝却更积极行动。知道王国宝更加积极,王谧与陈奉如何能不更加努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