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78 愉快相约 (1 / 3)
与其他高门不同,皇权重归皇室,王谧却看到机会。可是谢安过世之后,圣上及琅琊王行为,却让王谧失望。
的确,权力重归皇室,尽管有琅琊王争权,可是圣上依旧要用人且是大量。可是面对需要支持及用人情况,圣上竟然想到更多却是如何平衡。用人不用支持者竟然想到通过平衡让高门无非议,此不仅幻想,更是徒劳!
可不管是幻想还是幼稚,王谧不仅不被重用,更要为阿兄地位选择回避,如此,王谧如何能不失望?
到底雅人,虽努力克制,王谧依旧不由情绪。可是闻听刘裕对谢安分析后,王谧意识,情绪并不能解决问题,相反,此时正需要自己决断更需要自己行动。到底用心世务,更有智慧,意识自己存在问题,王谧便立即决定行动。
“承宗、德舆,灵宝公已成人,现在更是时机,是使其进入建康时刻。”决定行动,王谧便告知陈奉、刘裕。
谯国桓氏先前被高门集体排斥,可其却有利用价值,无论圣上还是琅琊王,都应该拉拢;琅琊王司马道在与谢安争权中,数度指挥谯国桓氏,而谯国桓氏皆配合。谯国桓氏亲近皇室又可用,更是先被琅琊王利用,圣上没有不将其争取过来道理。最重要则是,谯国桓氏占据都城上游,更有实力,虽先前被都城高门排斥,可其仍能威胁建康。
虽清楚形势,可是陈奉却慎重,于是王谧要行动,陈奉便先做提醒,其言道:“虽已长大,可是灵宝公爷现在进入建康,却仍存在如何进入问题。”
如此开口,非是陈奉选择稳重,相反,其更迫切。可是陈奉却知,谯国桓氏虽有实力,但仍缺少气势,所以其仍不被重视。而桓灵宝心性高傲,如果受挫,其必会情绪,且其一旦情绪,必会失控。所以,尽管陈奉同样极想让桓玄立刻进入建康、立刻于朝庭地位,可是其知重要更知关键,于是陈奉选择稳重。
“的确。必须步骤。依照先前安排,继续为其名声,待其名盛,再做进入。”认可陈奉之言,更知必须步骤,王谧确定言道。
不仅并不看好桓玄,更是自己不能相助,于是刘裕选择沉默。
实在用心且全身心投入,王谧、陈奉并未注意刘裕沉默,只是继续商讨。实在先前便有设想,王谧与陈奉商讨便立即进入操作细节。闻听王谧、陈奉商议如何聚集,谁人必须出现,以及如何让都城高门注意桓玄,刘裕更知自己不能。虽对相助桓玄刘裕有不同意见,更以为桓玄不能担当,可是王谧、陈奉完全投入,刘裕便不能提出议异。
经过几番商议,更确定细节,王谧、陈奉便开始为桓玄奔走。王谧、陈奉离开,王弘还要来此读书,刘裕便不能离开。如此,客馆中便只有刘裕和王弘二人。
王弘实在早慧更有志向,于是其读书不用他人督促。更是自己不读书,刘裕便少过问。不过,每日王弘诵读,刘裕依旧用心倾听。不仅是王弘喜欢,更是王谧、陈奉认可,王弘用心之书,是《春秋》。先前曾被陈奉引诱读过《春秋》中鲁人退齐一节,刘裕兴趣,后因陈奉言圣人录此实际用心是为教化,刘裕不再兴趣,现在聆听王弘诵读,更闻知其中实录,刘裕不仅了解,更不由感叹:愿来中原之民,自古便这样复杂。
不知刘裕感叹,喜欢《春秋》却是好奇之中纷争,更因身处环境注意权臣作用。到底年少,尽管聪敏,可王弘对权臣行为仍有不解。之前有疑惑,王弘会问王谧、陈奉。现在王谧、陈奉忙碌,王弘懂事便不会纠缠,而馆中有刘裕在,尽管刘裕曾言自己不读书,王弘却依旧找其讨教。
实在聪明,先前刘裕曾言自己不读书,王弘便未直接向其请教书中问题,而是假装好奇问刘裕:“德舆阿叔为何不去忙碌?”
“休元需人相陪。再者,馆中不能无人相守。”已有领教,刘裕自然心,于是其借口言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