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 重要发现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60 重要发现 (1 / 3)
        又出意外,圣上忽然降旨,封谢安为太保。

        如何封谢安这样职务?圣上旨意简单,并未言明理由,于是不仅刘裕,就是都城高门,亦不知皇室是何意思,是何用心。

        不能明白,更得不相关消息,刘裕只能对陈奉言道:“皇室用心,怕只有大人知道。”

        虽认可,陈奉却另有想法,于是其沉吟。

        以为陈奉在思考,刘裕便未催促。

        “寄奴,应该等大人召见。既然不能得到消息,应该其中另有情况。如果大人不便言及,去见大人,会使其为难。”思考过后,陈奉便言道。

        立即意识,更想到不必急迫,只看谢大人行为,便能清楚。更意识自己又急躁,于是刘裕言道:“的确。此时不该去见大人。”

        刘裕赞同,陈奉不仅轻松,其更生想法。

        “前去聆听高门议论。”陈奉笑言道。

        同样认为,刘裕先笑然后言道:“应该。”

        先前以传阅佛家教义结盟,是为抵制陈郡谢氏一家独大。无人愿意看到“谢与马,共天下”出现,所以都城高门团结。可是,不曾想到,并未被人在意之圣上同母弟琅琊王司马道却斜刺里杀出。皇室欲夺回权力,更做示好以联合抵制陈郡谢氏,都城高门并不想皇室得到权力,如何能迎合皇室?不仅不迎合,都城以佛家教义结盟高门更转为坐山观虎斗。

        当然,都城高门选择坐山观虎斗,亦是其缺少领袖,只能做出如此选择。到谢安出山,高门于江南发展,已是第三代。晋人不仅崇尚清谈,更喜欢享受,被蛮人逼至江南,出于迫不得已,才有一辈人重新奋斗。可是即便于江南做重新开创,晋之高门依旧未放弃行风雅,于是当第一辈人在江南站住脚后,第二辈人便又开始享受,于是到第三辈,便少有领袖人物,出非谢安出山,晋之高门一定群龙无首。即便谢安,甚至桓温,虽是高门,可是二位却皆是高门之末,是家族地位岌岌可危,才有二人奋斗。而二人之后,便难见英杰。

        晋之高门行风雅不屑世务,虽让后世艳羡,可是于其身,却始终有生存危机。相反,有改变地位愿望,更有生存危机,晋之寒门却在寻找崛起之路,尽管压抑苦闷,可是寒门大多选择坚持。努力及坚持及隐忍,总不会被浪费,于是便有其后刘裕为首之寒门崛起。于是,尽管当下刘裕仍然无路寄身琅琊王氏门下,可是其却在改变。

        陈奉未能得到都城其他高门对圣上旨意看法,刘裕却得出判断,其便对陈奉言道:“承宗兄,都城高门缄口,其实是放弃,如此便会让皇室忽视。寄奴以为,自此,争权,只在谢大人与皇室之间。”

        刘裕之言过去大胆,都城高门毕竟还有势力,而其先前亦曾有传阅佛家教义结盟行动,如何便被忽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