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 雄心壮志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16 雄心壮志 (1 / 3)
        “蓼彼萧斯,零露湑兮。既见君,我心写兮。燕笑语兮,是以有誉处兮。/蓼彼萧斯,零露瀼瀼。既见君,为龙为光。其德不爽,寿考不忘。/蓼彼萧斯,零露泥泥。既见君,孔燕岂弟。宜兄宜弟,令德寿岂。/蓼彼萧斯,零露浓浓。既见君,鞗革忡忡。和鸾雍雍,万福攸同。”

        尽管先前襄阳城中便有能言大名士习凿齿和善辩僧人释道安,可是桓玄却看不上荆州风雅人物。不仅以为荆州名士不够风雅,更是桓玄以为荆州雅人身上缺少都城雅人高贵。现在终于见到都城雅人更见琅琊王氏,心情大好桓玄不由开口吟诵。

        口诵典籍,不仅是桓玄表现,更是其情绪。桓玄心性高傲,自幼便不愿俗于常人,于是其不仅读书,更努力风雅。大司马桓温过世之前,将自己钟爱之交予桓冲。桓冲虽掌军却亦读书行风雅甚至服用五石散,桓玄不仅相貌不俗又心性高傲实在不输建康高门弟,其又愿行风雅,桓冲自然支持。另外,自己经历及家族需要桓冲自然清楚谯国桓氏必须有人在朝中站立。于是桓冲不仅鼓励桓玄读书,更告之只要得到机会便送其去建康。如此,个人努力加之桓冲鼓励,桓玄虽年少可却已具高雅公风范。

        桓玄以《诗》表达、以雅相会,王谧自然亦要用《诗》回应,如此才是雅人行为。王谧饱读,故而只略一思索,其亦开始吟诵。

        “菁菁者莪,在彼中阿。既见君,乐且有仪。/菁菁者莪,在彼中沚。既见君,我心则喜。/菁菁者莪,在彼中陵。既见君,锡我百朋。/泛泛杨舟,载沉载浮。既见君,我心则休。”

        尽管关心战事已有几年王谧无心久不吟诵,可是毕竟功底尚在且风雅亦是在骨中,于是王谧吟诵依旧极具风采。

        在荆州更在桓冲周围,桓玄看到只行事规矩应答严谨甚至心翼翼之俗人,现在王谧以《诗》应和更是风姿绰然,桓玄如何能不更加兴奋?此是真正行风雅且与琅琊王氏公,桓玄自然继续。

        “欲与公辩难,请允许。”桓玄兴奋,吟诵不能满足,其便又做进一步要求。

        立即想到顾咸。因为桓修心情不佳,又想到顾咸,即便清楚桓玄行风雅应该鼓励,可是王谧仍不能答应。

        “文王有声,遹骏有声。遹求厥宁,遹观厥成。文王烝哉!/文王受命,有此武功。既伐于崇,作邑于丰。文王烝哉!……”并不回答,王谧又做吟诵。

        同样率性,有情绪王谧亦不克制。然而终是对桓玄希望,更是顾忌其年幼不想影响,于是再做吟诵,王谧未完全随性,而是有所选择。

        从未被拒绝,礼貌请求只为展示自己风度,王谧不应只继续吟诵,桓玄自然不快。桓玄率性,其虽克制不言,可是不快,却在脸上。

        不仅率性,更是一向被宠爱桓玄典型公哥;不掩示,桓玄心情全部展露颜面,王谧如何不知?

        “以此辩难,如何?”桓玄情绪,王谧注意。本有用心,王谧便如此言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