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61 目的不同 (1 / 3)
兴趣所致,便有热情,更何况曾经习惯!
似是补偿,更是找到发挥,顾咸力邀众友于琅琊王氏客馆雅聚。尽管顾咸并不食五石散亦不酗酒,可其依旧兴奋至异常,每日不是与人大声辩难,便是高声颂读。受顾咸影响,更是在琅琊王氏府中,受邀前来之人亦是格外兴奋,如此,琅琊王氏客馆便又开始热闹。
晋人入玄,弄性尚气,且受地位影响,地位越高,弄性越烈,比如谢安。虽把持朝政,可谢安依旧丝竹不断。闻艺妓丝竹虽是雅行,可是把持朝政之重臣每日丝竹不断,不仅影响更能成风气。把持朝政谢安依旧保持名士行为,朝臣便更不经略世务只行雅事。为此,不仅王谧从叔尚书令王彪之多次批评,就是其盟友朝庭另一重臣中书令王坦之,亦是经常劝阻。可是谢安率性依旧。
把持朝政依旧弄性,谢安雅名自然更盛。权重谢安影响自然广泛,一些本无地位之人,为博雅名亦会向其学习弄出高门狂傲。虽然无地位之人弄高门狂傲会被人耻笑,可是风气却成。亦是在行风雅,顾咸等人同样弄性,可是其既非谢安更非谢安追随者,顾咸等人兴奋,是因琅琊王氏所藏典籍不仅使辩驳热烈更能丰富。
顾咸等人欢悦是因在学习中得到提高而生出快意,于是其之兴奋非是做作便能感染他人,可是刘裕却不能。不受顾咸感染非是刘裕不读书,而是刘裕有自己想法:侵人秦人在即,读书再有收获、悟道再有提高,终是不能用来御敌。既然不能御敌,便是无用。
京口之民,实用为本。以为此时更应思考如何御敌积极备战,刘裕自然不能认可顾咸行为,而顾咸在刘裕面前表现兴奋并似忘记又言入玄,让刘裕更是难受。虽不赞成更不接受可是友顾咸又见其之兴奋发自内心,刘裕便不好扫其兴致,然而又不能忍受顾咸热情,刘裕便只能躲。本就有心熟悉建康,刘裕正好出外观察。不仅要照顾所邀友人,顾咸更陶醉于辩难之中,于是其便不能一心注意刘裕,如此,刘裕便得自由。
虽京口远不如都城建康,刘裕又出寒门,可其却无寒门及地方之卑怯,当然,如此不仅是刘裕内心无其他寒门卑微,更是其察看都城是有目的。刘裕察看建康目的是要知道,一旦秦人前来,会从哪里进行攻击。在京口时刘裕便喜欢漫游。与雅人漫游不同,刘裕漫游是为熟悉;现在,刘裕于都城做漫游,仍是如此。因为有漫游经验,刘裕便不存在迷路。不仅如此,其更将所走过,一一记在心里。刘裕这一习惯,为其日后守护建康,帮助极大。
要知秦人从哪里攻击,便要知道建康全部,建康远比京口阔大心中又急迫,刘裕便早出晚归。如此一来,刘裕完全躲开顾咸。
尽管兴奋于辩难之中,可是顾咸仍未忘记刘裕;不能与刘裕碰面,顾咸自然不满,于是其便责备陈奉。
赞同将琅琊王氏此间客馆做雅聚场所,陈奉用心是为了解情况掌握朝庭及都城动态,于是顾咸将此弄成纯粹雅聚之地,陈奉自然不悦。可尽管顾咸违背被初衷又醉心辩难,其行为却并非全无益处,顾咸不仅为公再博雅名,更抵消门客出走影响。明白顾咸作用,陈奉便无法指责。
不赞成顾咸却无法指责,陈奉便只能不常出现。如此一来,顾咸便有对陈奉不满理由,而与陈奉熟悉,于是其指责便更严厉。
“有何紧要,如何总不出现?”见到陈奉,顾咸便不满言道。
不肯受责,陈奉便言道:“无它,只为公了解情况。”
本对顾咸只一味行风雅有所不满,现在又被其指责,陈奉回答自然直白且干脆。
“寄奴与你一起?”雅聚感觉实良好,顾咸便未在意陈奉态度更未领悟其之暗示。目的更多是在刘裕,于是顾咸未注意陈奉便又直白问道。
立即意识自己疏忽刘裕,陈奉便放下情绪言道:“不曾。其未与你一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