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4 步入建康(真诚感谢默默阅读本书的朋友们) (1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4 步入建康(真诚感谢默默阅读本书的朋友们) (1 / 5)
        原来如此。

        都城原来如此!

        如此繁华之所,真正是花花世界!

        惊讶过后,刘裕终于在内心里有了如此感叹。

        刘裕有如此感叹,非是其见识浅薄,而是未到建康,难知其之繁华。晋人于江南重立晋室,本是艰难,而其又不仅一直饱受蛮人侵扰,更有内乱,于是难有安定。安定不存,如何繁华?相反,较之都城建康,京口更为安定少受侵扰,不仅是外来,内部亦少。可是这样京口,却不繁华,所以刘裕见建康繁华深深感叹,便非是其没见识,而差距。

        刘裕如此感叹,亦是京口与建康相差太大。讲道理,京口实不该与建康差距如此之大:京口于晋室地位重要,始自王敦。当初王敦讨平不从命晋室之江州刺史华轶、镇压杜弢作乱,因功进位镇东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又加都督江、扬、荆、湘、交、广六州诸军事、江州刺史,封汉安侯,掌握长江中上游。王敦权重如此,晋室不能不有所顾忌,更何况朝中有刘隗、刁协等狡行之人在,于是元帝闻人之言更加畏惧。忌惮王敦,便发现京口重要。京口不仅是战略要地,更是会稽至建康交建通枢纽。会稽,三吴心腹,而三吴则是晋室后方,不仅粮食供应,更是经济来源。有此意识,晋室重视京口,于是京口再成重镇。

        京口原本就是东吴要地,晋室再重视派要员看管,加之多任官员经营,京口便不同其他。然而尽管被重视,京口却是北来流民侨居之所,北来流民务实,而治理官员用心又在守护,于是此地便绝无风雅,只有平静。晋人尚风雅,京口务实于是高门无事便不涉足。京口北来流民本就务实再少高门展示风雅自然便少奢华,如此京口便不如建康。于是才有刘裕之惊异与感叹。

        有尚雅风气及喜奢华高门贵族在,建康不仅异于他地更是繁华似锦!

        此时刘裕尚不知,亦正是都城繁华如此,晋之高门便不再怀念故园,才有了偏安一隅!

        才到都城,刘裕见繁华肯定不知其缘由,更不知其意在。而当其后刘裕知道那些高门世族亦不过是些贪恋繁华之辈,刘裕雄心不由暴起,于是才有了一世成就。这是后话。

        此时,尽管三位公危坐车上展示傲然,可到底才从京口归来,再看建康且见黑云罩城却不能去其喧嚣,三位公心中其实亦有感触。然而三位公感觉肯定与刘裕新奇、好奇进而感叹不同。不仅如此,地位不同,三位公所想亦不同:知道秦人不日将要侵伐,见到建康仍旧喧嚣,王谧立即想到如何才能继续保持。有如此想法,是王谧以为,都城不乱,晋人才能不乱;混乱不出便不会恐慌,才不至乱了秩序。只要有秩序,抗击秦人才有章法。而陈奉则是立即鄙视——民以及建康其他人等,亦只知苟活,外敌一日不至,其便蝇营。顾咸则是庆幸,如果未去京口,只会被繁华麻痹,蛮人突至,定然惶恐无措,而现在,自己则超越他人清楚明了。

        三位公雅人,是雅人便会任思绪萦绕于心,于是直到朱雀桁前,三位公才回到现实:到此,应该分手。

        走过朱雀桁,便是乌衣巷,琅琊王氏府邸便在此中。顾咸、陈奉送公到此便该留步,于是二人站下。

        到了分手之处,王谧本能站下同时回神现实,可其才要出言,却立即惊讶:刘裕怎么立于地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