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章 吴归远(一) (1 / 8)
昭瑞四年。
桌上的烛火燃烧着温暖的光芒,火焰轻轻跳跃着。吴归远揉了揉太阳穴,将手中的文放下。她在十天前被朝颜任命为越州的知府,初来乍到,自然得先了解清楚越州当地情况。
越州靠山,又有瘴气,这里山民居多,因此也民风彪悍。既然来了这里,吴归远当然是想做好这份工作了。
正所谓要想富,多修路。越州这边山路多而曲折,无论是送东西进来,还是运输东西出去都不方便。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大家一起发家致富困难重重。正因为越州挑战性大,一些官员都是求神拜佛别被指派到这里,吴归远则正好相反,她是主动申请过来的。她虽然也能够选择繁华的州城,最后却还是选了更能凸显政绩水平的越州。
吴归远首先在旁边的纸上写上修路两个字,然后停了一会儿,又补上了致富两个字。
吴归远先花了十天左右的时间,将一些陈年案件给判了——她来到越州时带了好些情报部门的成员,让她如虎添翼。不过她判的也大多是比较有争议或是大的案件。那些琐碎的案件则是交给了底下官员。
吴归远还特地弄了一个意见箱,百姓们若是有什么意见,或者想要陈情的事情,都可以写在纸上,送到意见箱那边。意见箱是用钢做成的,钥匙只有吴归远有,也就是说箱子里的信件只有吴归远能看到。这样也能够更好地避免受害者被报复。
这一项项有条不紊的政令下去,让吴归远在越州的人气增加了不少。老百姓们多少也看得出,这是一个干实事的知府。
吴归远凝思片刻,准备趁着明日休沐微服私访,好更深入地探访民情。
她从衙门慢悠悠地踱着步子回到她的府邸。她的师爷、心腹等人皆同她一起住在这里。因为越州较为遥远的缘故,吴归远没有将儿子给带过来这里,而是留在京城中。
她刚回府,她的师爷穆念卿递了好些帖子上来,“大人,王家、水家、云家都送了帖子过来。”
穆念卿也是当年第一批考女子科举的人,只是那时候因为身体缘故没发挥好,前年科举便顺利中进士。吴归远见她面玲珑,心思灵敏,有心栽培她,便将她带过来充当师爷了。她口中的王家、水家、云家也是越州的三大家,地头蛇。
以前的知府想要顺利在越州推行自己的政策,都得同这三家打好关系。这三家本来就是姻亲,抱团成势,若是他们真想使绊子,的确会给吴归远造成一些麻烦。
吴归远淡淡道:“先放着吧。”看了几天的公文,加上事先也做过一些功课,因此吴归远心中有数。她若是想要发展越州,这三家无疑是拦路虎。王家、水家和云家之所以能够在越州这边壮大,便是因为他们三家同几个大盐商关系匪浅,能够拿到山民们所需的食盐。从外地进越州,最平坦的一条路便是属于他们三家的范围之内。别的盐商,想将食盐运输进来,即使走官道,依旧十分陡峭。而且越州最平坦肥沃的土地都是掌握在这三家中,他们的粮店也开满了整个越州。正因为这些缘故,三家才能够成为越州的土皇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