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五章 激辩儒家饮食观 (2 / 3)
楚工:“这叫化鸡啊,传一位“叫花子”得了只鸡,却苦无炊具调料,无奈之中,便将鸡宰杀去除内脏,只用拾来的荷叶包了,外面涂上泥,塞进火螗里胡乱地烧起来。待泥干成熟,敲去泥壳,鸡毛随壳而脱,香气四溢,叫化子大喜过望,‘叫花鸡’从此出名。”
甘宁拍手大赞,又指着东坡肉:“这猪肉做成这样,大哥好本事,弟自叹不如。”
徐福吃的摇头晃脑,一扫斯文,也赞:“这肉吃起来软而不烂,肥而不腻,满口留香,实在是极品。”
楚工道:“这叫‘东坡肉’又叫‘回赠肉’。相传苏东坡赴任徐州知州,恰逢黄河泛滥,苏轼以身卒之,亲荷畚插,和全城百姓抗洪筑堤保城。经过七十多个昼夜的艰苦奋战,终于保住了徐州城。全城百姓无不欢欣鼓舞,他们为感谢苏轼领导有方,与徐州人民同呼吸、共存亡的好知州,纷纷杀猪宰羊,担酒携菜上府慰劳。苏轼推辞不掉,收下后亲自指点家人制成红烧肉,又回赠给参加抗洪的百姓。百姓食后,都觉得此肉肥而不腻、酥香味美,一致称他为‘回赠肉’,又有人叫它‘东坡肉’。”
徐福拍手道:“好个‘回赠肉’,好个苏东坡。有机会我定要结识一番。”想了想,又,“如此高风亮节之人,我怎么从未听。”楚工支吾道:“这是久远之事,世界如此之大,徐兄没有听过的事情多了。”
聚会到深夜才结束,大家也是狼吞虎咽,酒足饭饱,心满意足……
大家全都走了,徐福却没有走,留了下来,欲言又止。楚工问:“徐兄还有何事?”
徐福拱手争容道:“大人大材,胸怀下志,能文善武,乃是不世之才。何故亲自下厨,请大人三思。”
楚工好奇的问:“徐兄为什么这样?”
徐福又道:“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虽年少时徐福也是放荡不羁,舞枪弄剑之人,但是最近几年,饱读圣贤,因此心有疑虑,故此一问。
楚工笑道:“徐兄多虑了,圣人‘一屋不扫,何以扫下?’一手不洗,滴水不补,片房不扫,何以御病魔?何以保健康?何以成大业?何以济沧海?不以事而忽略,不以事大而轻浮。大丈夫当扫下,而始于扫足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流,无以成江海。人要成就一件大事,就得从事做起。”
徐福听得目瞪口呆,若有所思。
楚工兴致勃发,继续道:“徐兄切记,民以食为。
孟子‘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
孔子在《礼记》里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