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八章 彭晓疯
说这话的不是别人,正是dk公司的总裁兼董事长,也是曾经在太阳能光伏发电领域叱咤风云的大佬——彭晓疯。
要说这彭晓疯,可真是个疯子样的人物,他的人生,也是一段疯狂的人生,可以说是大起大落,他的出生很一般,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出生,也就是所谓的农村户口,但是正所谓“人穷志不穷”,他从小就有股敢打敢拼的拼劲,闯劲,还有一股冒险精神,一旦发现了项目,就立刻投资开工做这事,用他当初说过的话来讲,就是四个字,“大干快上”。而这四个字,也就造成了他一生的大起大落,可以说他这前半辈子将近四十年的人生里,所经历的大起大落还有大是大非都是这么来的,心大,心急,心贪,但同时此人也是个野心脖脖的家伙,虽然在事业上是个恨不得把天都给吞下来的人,但是在官场上,在职场中,却又是个心思缜密,八面玲笼,不急不躁的人。
要说这人的性格都是多重的,这一点都没说错,他在事业上是心急火燎的人格,可他在官场上跟那些当官的领导打交道的时候,却又是一种温文尔雅的性格,让别人看上去非常的舒服,非常的有礼貌,不像有的富商在谁面前都是一服老子天下第一的态度,要知道在华夏历史上,自古以来就是民不与官斗,尤其是商人,商人在商言商,本质就是为了做生意赚钱,但如果哪个商人一旦不识好待与官斗,那他就是自寻死路,因为在钱与权的较量中,最后胜利的一方一定是权力大的那一方,而不是仅仅靠钱多就能取胜。
说到钱与权的较量,最好的例子就是明朝的首富沈万三了,要说起沈万三这个人啊,那在当年那个朝代可真是了不起啊,他的钱多的可以跟当时的皇上叫板,皇上想修城墙,问他能捐多少银子,他沈万三居然说“我与陛下对半出”这种话,搞的当时的皇上很没面子,尽管他说这句话的时候自认为自己脸上很有光,很得瑟,可是装逼是要付出代价的,而最后沈万三也因为说了句要替皇上犒劳三军而落了个发配边疆的下场。
所以说钱是斗不过权的,这也是为什么华夏自古以来人们寒窗苦读十年,为的就是想要当官,从来没有听说古代有谁说寒窗苦读是为了将来去做商人的,当然,在华夏的封建古代时期,因为那时的生产力没有现在这么发达,都是小农经济,所以商人做生意很难,同时地位也很低。但是要说到做官,那是不管过去和现在,都在拼了命的坐上去,然后再死命的往上爬,至于能爬的多高,就看个人的造化了,有些人在官场上是既会做人又会办事,马屁又拍的好事情又做的漂亮,总是能够按照领导的心意将下面的事情处理好,这种人往往在官场上最吃的开,至于做了这些事会不会损害下面的广大群众的利益,那他可不管,这种人只会在意自己的利益有没有损失,至于别人的利益,他才不会去管呢,这就是官场上权力都争的现实,斗来斗去,损害的都是百姓的利益。
要说这彭晓疯当年也是很不容易,最早的时候他开了一个小工厂,赚了一个亿左右的资产,后来在欧洲出差的时候发现那边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生意特别好做,所以就有了创造dk公司的想法。
要说太阳能光伏发电这个行业,那可真是诡的很,在国外,尤其是在欧洲,这个行业特别的跑火,需求量特别大,因为欧洲那边的国家环保意识特别强,国内不准用煤炭这种污染性很重的发电方式,所以很多地方采用的都是太阳能发电,但是太阳能发电有个问题,那就是材料的生产。
要知道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原理就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而这里面需要一种电池片来转换,而这种电池片在生产的时候也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但这种污染比起烧煤发电又要小很多很多,这虽然是件好事,可是在欧洲坐这种生产的工厂还是要很大的成本的,光是被政府罚的污染费这一块就很多,再加上欧洲国家都是比较富裕的国家,他们那的人都不太愿意劳动,而要请那里的人劳动,则要非常贵的工资,这样算算看的话生产出来的电池片成本是非常高的。
而成本高自然也就意味着卖的贵,当时这种用于太阳能关伏发电的电池片卖到了7080rmb一片,如果按重量的价格来衡量的话,相当于同等重量的白银的价格。
同等重量的白银价格,那是什么概念啊,古代有一句成语叫“点石成金”,而这种太阳能光伏电池片的生产,相当于是“点石成银”,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种电池片是拿一种名为“硅”的材料做的,而“硅”这种东西在化学的元素周期表里是仅次于“氧”的,当然这个仅次于是指它在地球中的含量,其实说白了就是地上的石头里大部分的组成元素就是“硅”,而石头这种东西,不就是满地都是么,只不过和白银的加工原理一样,要不断的提纯,所以这也是电池片贵的原因之一。
但不管怎么说,当年的彭晓疯总归是盯上了这一块肥肉,而且他有一个非常好的想法,也正是这个想法,使他日后成为了新能源这个行业的首富(或首负)。
他的想法就是欧洲国家对环境的污染要求很严才导致电池片这么贵,那他就在华夏大陆这边开工厂生产太阳能电池片,华夏国地大物博,地皮好批,而且对环境的要求也不是那么严,工厂污染这种问题只要给当官的拉好关系再送好礼就能摆平,而员工问题就更好解决了,华夏泱泱大国,啥都缺,就是不缺人,当时在华夏国大部分地方,一个工厂的倒班工人平均2000元就能搞定,还是任劳任怨的那种,可以说华夏大陆这边拥有非常廉价的劳动力,劳动力的问题一解决,那他就要大干快上了。
当时他也不知道用什么方法,认识了xy市的汪市长,根据坊间传闻,他是因为在xy市的高速路段上车子出了故障,而正好汪市长的车从那路过,就搭了汪市长的车,在车上就和汪市长认识了,而就在车上的这段时间,他就把他的想法说给了汪市长听,汪市长听后,觉得在xy市搞一个太阳能光伏材料生产的工厂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主意,因为做这样一个大型的工厂一来是可以赚到大钱,二来是可以解决很多人口就业问题,三来是可以提升自己这个城市的鸡滴屁,而鸡滴屁的提升又可以成为将来自己政治生涯中的资本。于是俩人一拍即合。
首先是汪市长代表政府给他批了块地,而地段就选择在xy市的高新开发区,那里人口少,地方大,而且离市中心也比较远,坐公交车去大约都要1个小时。
地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是钱的问题,要知道做一个大规模的工厂是要很大的本钱的,里面的厂房建设,各种生产设备,七七八八的都要钱啊!但是没关系,这种问题再别人看来是大问题,可在当时的汪市长看来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大笔一挥,xy市的银行立刻给彭晓疯贷了大量的巨款,至于有多少,据说有上百亿。唉!市长的面子谁敢不给啊,再说,是贷款,也就是俗话说的借钱,这借的钱还是要还的,而且还有大量的利息产生,银行行长巴不得别人来借这么大的一笔款呢,这里面的利息可肥了。
后来的事情也就顺理成章了,dk公司顺利的成立在了xy市,而且在当时政府的扶持下,这个公司成立的非常快,而在这个公司成立后,市政府里市长还有各个部门的领导们的亲朋好友,七大姑八大姨们,只要是没工作的,都往dk公司里面塞,而dk公司又因为是太阳能这种新能源行业,所以在当时国家也是鼓励这种行业的,在宣传方面,国家也是大力为这个行业做宣传,所以当时dk公司在xy市很有名气,很多人削尖了脑袋都想进dk公司,最后还得靠走后门靠关系才进的去。
一切都是红红火火的,在最初的几年,dk公司通过加工生产太阳能电池片卖给国外市场,赚了很多很多的钱,当时一度有传言说卖太阳能电池片比贩毒的利润还高,也许这话言过其实,但以当时的市场价和市场需求来说,dk公司真的赚了很多很多的钱,而且还是别人求着他卖。
可是好景不长啊,几年后,在太阳能光伏这个行业迎来了一场巨大的风暴,这场风暴使彭晓疯从天上狠狠的摔到地上。可以说人世间的大起大落莫过于此。
ps番外话:彭晓疯在这本小说的前期应该会算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人物,毕竟他是dk公司的董事长,也是我敖总当年的老板,唉!有些事,过去这么久了想忘却总也忘不掉,当年在dk公司的一幕幕,至今难已忘怀,有苦,有甜,有哭,有笑,最后还被一脚踢出来了,或许这就是人生吧,也有可能我敖总这辈子注定是不可能给别人打工的。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