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章 谁未未卜先知 1 (1 / 2)
太阳东升西落,生活周而复始,似乎一切都在照搬昨天。其实,很多事情就在这循环往复之间发生了质的飞跃。青泉乡的农民仍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管男女老少,只要下地干活儿的,都得披着大棉袄,穿上黄胶鞋,日复一日地耕耘锄割。寒暑易节,四季交替,他们的腰包鼓了又瘪,瘪了又鼓,在这瘪鼓之间,这些农人们生存状态的变化也日新月异了,红砖瓦房悄悄地取代着土坯小屋,摩托车开进了农家小院,农民兄弟自个儿家里装上电话,无需出门,尽得各方的信息。乐康县县城里,张家口市大街上,随时都能碰上前来购物的青泉乡农民。所以,青皮山脚下的风景丰富起来了,特别是等到了农闲时期,不少时髦的帅男靓女溜达出来,装点这个曾经荒凉落后的北方农村小镇。
青泉乡政府却依然如故,张书记还是青泉乡一万多口人的第一把手,力尽所能地做着这一片土地上大大小小事情的决策者。元乡长还是在张书记的光辉照耀不到或者不想照到的地方发光发热。舞台小不要紧,他忘不了自己曾经在三尺讲台上尽得风流。青泉乡这么多的自然村,他的天地已经不小了。所以“党政”之间,相安无事,关系和谐。
吃完晚饭,元渊没回办公室,跟在年轻人身后出了乡政府的大门。坝上的秋天在一年四季中,最招人喜欢。气候宜人,凉风习习,公路两旁的杨树叶子依然是深绿色,微风吹来沙沙作响。菜地里已经是光秃秃的了,庄稼地里倒是一望无际的金黄。他享受着这份秋高气爽,觉得自己也是浑身清新。他从来没有遗憾过自己在基层工作,甚至有时设想过假如自己是个农民,他会更爱这块土地。因为他太喜欢这份宁静和古朴,也因为他是农民子弟,能完全地置身于大自然之中,真正体味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物我两忘的高蹈情怀,过一把作古圣贤的瘾。不过,最近这位元乡长的作派越来越像村妇,他竟迷上了串门子,只要手头的任务完成,就往村里的农民家里钻。这不,跟丢了乡政府里出来溜达的小青年,没多思索,脚自己找到了赵爱军家。
爱军未满三十岁,是个黝黑粗壮的庄稼汉。他勤劳也点子多,所以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几次村民代表讨论会后,元乡长喜欢上了这个年轻人。元乡长去他家里串了几次门儿,他们又成了莫逆之交。俩人无话不谈,也无所避讳。元渊很喜欢听爱军各种各样的想法,也要替他枪毙一些不可行的主意,和他发展完善一些有生命力的高招。
此时正值中午息工,院子里挺安静,家里却热闹多了。爱军媳妇出出进进,往炕上摆着餐具,准备吃饭。看见元渊,爱军从灶旁站起身来,一把将领导拉上了炕头,他自己也上了炕。爱军伸手从咸菜盘里抓了一个芥菜疙瘩,半躺在被子垛上,一边啃着,一边念叨:
“这架子牛育肥就是不错!元乡长,你看那两个回民村,这两年肥的,不就是养了牛吗?真的,他们受益不浅。”
说着话,爱军的眼睛瞟了一下媳妇儿和爹娘。
“你好好掂量掂量你自己够几斤几兩吧,真是狗肚子里装不下二两香油!日子过好了,开始瞎折腾了。”
爱军父亲是个体育老师,他听不得儿子唠叨这些别人从来没想过的奇谈怪论。在村里生活了这么多年,他觉得庄户人家最正确的活法就是别人家干啥咱家就干啥。跟着大家走,撑不着,也饿不死,要是天塌了,大伙儿一起顶着。
“您老了,不懂这些新事情!”
爱军特讨厌父亲否定他,打断他。头一扭,就把笑脸拉成了驴脸。
屋里一片沉默。
因为自己的角色尴尬,元乡长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语言,看这架势,如果说不好饭桌就会变成战场。
就在此时,爱军媳妇儿端进一笼冒着热气的山鱼儿,爱军妈妈捧着一碗香喷喷的卤,一前一后走进来了。香味儿便拐着弯儿溜进人们的嗅觉和视觉,勾引着家里每一个人胃里的馋虫。
爷俩紧绷的脸松弛下来,微笑悄悄浮现。
“吃!元乡长,这可是好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