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章 喜忧分明 2 (1 / 2)
日子在忙碌和低落中迅速飞逝,元渊还是能抽出时间关注张万良村和薛家村蔬菜的除芜和灌溉情况。
张万良村的菜长得又大又好,看着这喜人的白菜,农民高兴,元乡长也愉快起来了。农民嘴里念着发财梦,眼睛里蓄着希望。元乡长呵呵地笑着,同时,心里悄悄盘算怎样将收菜大汽车拉进来。
薛家村的菜小多了,元乡长勉励那些菜农说,有小不愁大,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流下的是汗水,挣来的是钞票,和他们在一起憧憬着收获的幸福,制定着秋季卖完白菜以后的购买计划。元渊特别爱看农民们憨憨地笑,和农民在一起,他会用尽所有的词汇给他们解释清楚一件又一件的事情。
路过四号村蔬菜区,元乡长哪怕只进去走一圈儿,也肯定得看看,可惜地里立着的白菜叫人看了寒心,整块儿菜地仿佛被匪劫了一般,一个特大的畦子里没有几颗菜,东一颗,西一颗,这些“留守”白菜也几乎都是”老弱病残”要不爬满虫子噬过的洞,要不就是叶子黄枯,萎靡不振站在那儿瑟缩着。菜主人也少了一半,即便他们在这儿,比地里的白菜还蔫儿。小牛和小杨早就不见了踪影,小牛的地里还有几颗“站岗”菜,小杨的菜地则“全军覆没”。
元渊每次来这里,都能碰到的是计生助理宽子,他总在菜畦里摆弄着什么。付出了,肯定有收获,宽子种的菜还是值得一看。宽子和梁山好汉的性格一样,不打不相识,自从打架后,他俩反倒亲密了许多。元乡长成了宽子最信赖的求助对象,有什么顾虑和困难,他肯定找元乡长探讨,解决。元乡长则有求必应,哪怕误了吃饭、深夜不眠,也要搞明白问题、摆平困难。
白菜长大了,收菜车却姗姗来迟。好不容易盼来了一辆,白菜价格低得使菜农们揪心般的痛——每斤毛菜5分钱,女人们痛哭流涕,男人们唉声叹气。
菜农手提着编织袋,却无论如何都不忍心砍下这些汗水和心血浇灌长大的”宝贝”们。
可是,菜贩子们面对着一地白菜,极其冷漠,这些人都视它们为垃圾。
“不卖?”满脸横肉的浙江侉子铁青着脸,耷拉着眼皮,操着当地人们勉强听得懂的浙江普通话,拖长声音说,“人家不卖,开车!咱们走吧!”
于是,笨重的收菜车慢吞吞地上路开走了。
领车来的小伙子气急败坏地骂道:“现在就这么个行情!你们舍不得卖,就等扔烂白菜吧!过两天怕你们扔也扔不过来呢!”骂完后,脚一踹离合,骑着摩托车跑了。
男人们摔下手中的袋子说:“5分钱连种菜成本也回不来,不卖就不卖吧,一下子烂不了!”聚集起来的人群又走散了,各回各的菜地里干活去了。
元乡长心急如焚,夜很深了,他还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拨着一个个电话号码,只要和白菜有关系的熟人,什么种菜的,贩菜的,领菜车的,他都联系,跟他们打听白菜价格的涨跌,寻找收菜的商人。销售白菜成了他处理工作事务之外的一个当务之急了,也是这段时间他的一个最重要话题。
终于,他听到一个让他满怀希望的消息:毛菜一斤涨到7分!7分不是一个让人人满意的价钱,却是一个让人产生希望的信息,显然5分到7分是一个上升的趋势。他赶紧告知了白菜长成了的菜农。
菜车也多了起来,张万良村热闹起来了,大汽车、农用车、拖拉机、毛驴车,一起涌向菜地,男女老少神色严肃,手脚不息。生意人很快捕捉到了商机,卖编织袋子的,卖馒头啤酒火腿肠的,迪哥也在招呼生意,还有简易冷库……魔术般撒满菜地。
一个周左右,早菜处理完了,包括杨民在内,计算每亩的收益略高于旱地。收好卖菜钱,返回菜地,听见菜价变成2毛,只能扼腕跺脚,后悔当初没多种几亩中菜,元渊顾不上陪他们叹息,直奔薛家村,看看有没有可出畦的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