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五章 思虑 (2 / 5)
望向群峰的李云成感慨万千,内里五味杂陈,脱口朗声吟道:“飞云绕足下,半壁倚天峰。不识庐山面,身在此山中。”
“好一句‘不识庐山面,身在此山中’,”突然一阵朗朗的笑声从背后传来。
李云成一惊,回头望去,只见有五人从西林寺中出来。当先一人步履清风、黄杉飘逸、中峨冠而多髯,约莫四十岁。他身后是四个眉清目秀的年轻俊生,皆是对襟长衫,从模样上看,应该是宋国的“文人雅士”。
李云成向他们施礼。那中年人躬身回礼,拜道:“在下苏轼。”
苏轼轻弹衣衫,说道:“刚才听公子吟得一句‘不识庐山面,身在此山中’,备有失意之感,可是为何?”
李云成微微一笑,礼道:“在下李云成。刚才只是胡乱一说,不足提及。”
苏轼摆摆手,笑道:“不然,李公子能以庐山喻世,岂能是胡乱一说呢。”
李云成轻吐了一口气,哂笑道:“只叹这身在江湖中,却是看不透江湖。”
苏轼笑道:“你我也算同道中人了。居庙堂看不透庙堂,居江湖看不透江湖。以李公子刚才的佳句,苏某可否添上四字?”
李云成礼道:“请便。”
苏轼吟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一语落地,竟渗透了心扉,李云成叹道:“一个‘真’字,可将这世道喻得更贴切了。”这仿佛就是李云成的心声:他曾经“谋略定天下”,而如今遇人皆迷,连自己也深陷其中……当真看不透,看不透……
苏轼盈袖一拂,微笑道:“你我同是天涯沦落人。苏某携有茶具数副,寺中品茗如何?”
“甚好,”李云成恭礼相对,拂衣伸手,礼让苏轼先行。
西林寺中,苏轼和李云成对坐煮茶,闲聊酣畅。苏轼门人盘膝围坐,聆听于耳。文人之间的惬意,无外乎吟诗作赋,填词编曲,聊得开心时,皆是郎朗歌唱起来,好生欢快。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