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同门相交 (2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七章 同门相交 (2 / 2)
        梁大少爷现在已经练出来了,足以应付这种场面:“思瀚年少识浅,虽蒙老师青眼相加,窃不敢与诸位相提并论,以后还望诸位多多关照,多加提携”。

        见他姿态放得这么低,彭雪帅自是觉得十分畅快,心中直道孺子可教,只是当着曾国藩的面,终归不能太过托大,言辞中也带了几分客套:“不敢不敢,常言道自古英雄出少年,老师又是识人素来出名,梁师弟想必是人中豪杰”。

        曾国藩看着众人交谈,心说你们要是知道这小子掌握着大量的财富,麾下更是有着好几万的军队,还买了一支舰队,连军工厂都建好了,岂是一般的人中豪杰?年纪轻轻的就已经是一方枭雄啊!这小子待人接物还如此低调,就这份气量来看说不定真能成就大事。

        梁大少爷这边却是话风一变:“只是我对雪帅的处世之道不敢认同”。

        这话就有点火药味了,厅中几人都是脸色微变,曾国藩随即又变回原样,微笑不语;赵烈文则是一副看热闹不怕事大的模样;郭嵩焘是既紧张又期待,心说我认识彭雪琴这么久,从来只见他呛别人,没见过他被别人呛;彭雪琴更是面色变寒,双眼开合之间精光外露,整个人的气势顿时跟刚才大为不同,武将的威严让众人隐隐觉得空气中充斥着压力,连呼吸都凝重了几分。

        只是在场的诸人都是久经沙场之辈,连梁大少爷也在战场上经历过生死考验,自是不会露出丝毫畏惧之色。

        彭玉麟心道此子竟然颇具胆色,心中不禁对他高看几分,当即缓缓说道:“愿闻其详”。

        梁大少爷对他拱了拱手:“请恕我直言,诸位都是大才,都看得清这天下大势。大清被洋人两次打开国门,两次都是割地赔款;而洋人崇尚的是丛林法则,也就是弱肉强食,因此在洋人眼中,大清已经沦为他们可以予取予求的一块肥肉,之所以还没有被他们吞掉,是因为这块肥肉有点大,以他们的胃口一口吞下的话难免会撑破了肚子;可笑的是朝堂上还有不少的迂腐之辈仍然以为大清是天朝帝国,洋人是蛮夷之邦,根本没想过要奋起直追,就算皇家的圆明园被洋人抢光烧毁,还没让他们清醒;照此发展下去,我们这个泱泱大国难免会被洋人们分而食之,成为人家的殖民地,诸位以为然否?”

        彭玉麟没想到梁思瀚会讲这些,一时之间无从分辩,可细想一下他说的话,却发现也没法反驳;正因为看透了大清的腐朽不堪,所以他宁愿赋闲在家,也不想再入官场。

        彭玉麟不说,其他人也不会插话,就听梁大少爷继续讲下去:“国力如此衰弱,朝廷对汉人的防备之心愈加强了几分,可满人大多数尸位素餐之辈,难得出了一个敢用汉人的肃顺,却被两宫太后给剪除了,朝堂上的这种格局只会让国家进入恶性循环,加快国家沉沦的速度,国家复兴更是无望;可虽然国势如此衰弱,难道我们就眼看着她一步步走向衰亡吗?”

        说完这句,梁大少爷看了众人一眼,这几位仍然没有想说几句的样子,就等着他说个明白呢。

        “诸位都是人中龙凤,国家栋梁;长毛作乱,各位以生带兵,挥戈平乱;可平了长毛之乱后,就可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了吗?国家虽然暂时平静,但还不是仍然岌岌可危?刚才和惠甫兄谈起左宗棠,左宗棠虽然私德有亏,但新疆,陕甘动乱,却能一力承担坦然面对,在大义上确是当得起英雄二字;所以我直言不讳,雪帅的辞官赋闲是消极避世,我们不是出家人,回避又有何用?大丈夫就该迎难而上,不然岂不是上负苍天下负黎民?”

        这番话说得彭雪帅难受之极,以他素来言辞犀利的风格竟然也无言以对,人家也没有什么人身攻击,相反一再的捧自己是大才,人中龙凤,是国家栋梁,矛头直指自己的辞官归隐;唉,郁闷啊,连不想当官都要遭这小子的抨击,我这是招谁惹谁了?他郁闷地看向曾国藩,心说老师你说句公道话。

        曾国藩还没开口,边上的郭嵩焘先说话了:“梁师弟高见,你这番话实乃有理有节,雪琴辞官归乡我也是不赞同的,国家衰弱,吾辈更当奋起,岂能消极避世!”

        彭玉麟听了只想骂人,**,用得着你来补刀吗?你**自己也赋闲在家,有何资格说什么“吾辈更当奋起”?

        这当口,曾国藩这个做老师的再不能不说话了,否则他们几位师兄弟之间有了疙瘩怨恨就不好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