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8章 荔浦珍味
却说惠宗皇帝起驾还朝,途中与祁后说起龙潜静江之日的往事来,当年惠宗皇帝常居猢狲寺,与众僧讲经论道,受惠良多,又笑道:“朕居静江时,有荔浦土人进献两道珍味,入口即化甘美非常,乃世间绝品。”祁后笑道:“陛下何不遣人访求?”惠宗皇帝笑道:“静江僻处蛮方,来往大都万里之遥,食材转运不易。朕恐上有好者下必甚焉,如此多费民力。朕不可适一人之口而图伤民力。”祁后道:“陛下俯恤万民,乃社稷之幸,百姓之福。”那祁后心思机敏,见惠宗皇帝提及此事,便放在心上。事后与朴不花商议道:陛下有件心事云云。朴不花笑道:“奴才必尽心为陛下了却这件心事。此事交由奴才去办。”两人商议已定。
鸾驾回到大都,祁后启奏惠宗皇帝道:“陛下感静江寺院之德,何不降旨为众僧增建寺院,以示陛下崇佛之心。”惠宗皇帝许之,遂遣宣慰使朴不花前往宣诏。那静江僻处蛮方,道路艰险,更皆民穷财尽无甚油水,乃是一件苦差也,朴不花遂将此事推给礼部,另找他人代为传诏。礼部侍郎正是田丰叔父,遂将这件差事揽下,使田丰代劳。临行至朴不花府上辞行,朴不花喜道:“有世侄走一遭,杂家就放心了。”田丰笑道:“为大人分忧,乃是晚辈份内之事。”朴不花道:“还有一事,若能一同办得便十分好了。”田丰道:“大人请说。”朴不花道:“杂家听皇上说过,当年潜居静江时,有荔浦土人进献两道珍味,世侄若能辗转寻得,皇上必然赞赏你我会办事情。”田丰道:“多谢大人提点,晚辈记在心上了。”
田丰拜别朴不花之后,便来找国英。国英自从上都回来之后,每日在蓬莱坊闭门不出,研习疾风刀法。见田丰来找,道:“哥哥这似要出远门?”田丰道:“须是去趟南方哩!想找几个伴当。”国英笑道:“俺却不曾去过南方,不如与哥哥同路,途中鞍前马后服事哥哥。”田丰便教人准备车驾,国英喜滋滋跳上车来,要来赶车,田丰止住他道:“你这厮赶车不知快慢,万一翻车岂不误事。”教人寻一匹坐骑单独与他,于是众人有说有笑缓缓起行。
众人一路上穿州过省,少不得风风雨雨,路途也是艰辛。一行人渡了长江下了江南,国英全不在意传旨一事,反而留连山水之间,田丰心中要为办事,连连催促赶路,数月后才到得静江路龙平府。静江路总管着府尹引田丰二人前往猢狲寺传旨,住持长老闻有天使降临,即率众僧在山门外焚香接旨。田丰执圣旨开读,册封住持为秋江法师,更寺名为“大圆寺”,赐钞十万,增建寺院不在话下。
传旨已毕田丰便向住持询问当年之事,住持笑道:“此事至今已有数年,老衲只记得那荔浦土人姓古,却不知此人下落。”田丰谢过住持,使人回京复旨,与国英前往荔浦访贤。二人一路南行约有二百余里到得荔浦,但见此处环山抱水、层峦叠翠,行至荔江边上,又改水路。二人泛舟江上,两岸猿声鼎沸、白鹭成群,田丰感叹真乃人间胜景也!轻舟泛至一浦头,想是到了县城,于是二人分头寻访,辗转数日竟一无所获。田丰道:“既是绝世珍馐,须是远近闻名,何故无人知晓?”国英道:“这么多年过去了,也不知此人尚在否!”便有归意,田丰道:“再寻几日,果真没有便罢。”国英再无心寻访,便去游山玩水,一日在江边茶楼之上啖食河鲜,甚是爽口,心中道:“此鱼甚美,不若带几尾回去与哥哥拿回去,看能不能交差。”遂问酒保此鱼来历,酒保笑道:“回客官,此鱼名唤丰鱼,出城西去二十里有个三河村,盛产此鱼。”国英即驾舟而去,那时已是暮色低垂,家家户户生火造饭,国英忽闻一阵飘香,国英遂闻香而至,心中大喜:“不消说了,贤人必在这里也!俺回去告知哥哥,待明日再来。”
当夜国英将今日所闻告知田丰,次日二人一同来到三河村。但见这里只田舍数十,周遭有良田百亩、桂树成荫,村中细犬见有人来到便鸣吠示警,不一时一老者携孙出来查看,见是客人即请到家中坐下。田丰道:“动问居士,可曾去过静江猢狲寺?”老者道:“去过、去过,当年那寺中住了一位太子,老朽因服徭役,曾到那寺中服事太子,现如今听说他当了天子。”田丰笑道:“不错,听说您曾献过两道珍味与那太子?”老者呵呵一笑,道:“正是、正是,一道荔浦芋一道南蛮酥,皆乡间小菜,算不得甚么珍味。”田丰教国英将一万贯钞奉上,道:“我等便是奉了那位天子命前来相谢。”老者笑道:“原来是两位钦差。”一问这里唤作古家屯,村中皆是一姓。
田丰端详老者容貌甚是清奇,问道:“看居士不似本地人罢。”那老者笑道:“正是,小人祖籍江浙,宋末天下大乱,祖上遂飘散至此。当年因闻有一太子在静江居住,遂将此物献上,太子尝之称好,取名荔浦芋,因此得名,故他人不知。”田丰笑道:“朝廷差我俩来请师傅,万望师傅随我回京复命。”老者笑道:“老朽在这山中住惯了,其实去不得京城。”田丰又苦劝不得,老者道:“这荔浦芋一年一熟才得三四百斤,老朽若随二位钦差去了京城,却无人来种它。不如这样,我将烹饪之法教与二位钦差,如此二位钦差就可以回京交差了。”田丰想那两道佳肴也带不走,惟此法甚好。
田丰遂与国英商议,教他去学厨艺,国英笑道:“抡刀使枪俺也使得,锅铲菜刀乃妇人所使!”田丰道:“你想在此长吃长住哩!早日学成早日回京,再说艺不压身,实是好处都教你得了,你还不识相哩。”国英只得拜师,田丰便去买十口猪、五头牛,其他食材三两百斤,又请十几个伙计,几个去买食材几个切菜打杂,那国英则使出浑身解数跟着老者在厨房中学艺。
老者先将各种香料配方一一解释清楚,然后再将做法以及火候告诉国英,国英见其中一味香料辛辣如火极能生津开胃,便问道:“老居士,俺游历各地,却不曾听过这味香料,不知此物是从何来?”老者道:“此物是从海外带回,辛辣甚过姜蒜。”国英心中暗想:“此人有些来历,食材香料都是海外带来。”便问道:“居士祖上必是方外高人,一般人如何有这些东西。”老者道:“不瞒钦差,我祖上也是服侍宋室的御厨。”国英笑道:“难怪。”不出半月国英将两道手艺学成,其他都只学些皮毛。田丰买了一二百斤装车运回大都,又到县衙教县令将三河村税赋徭役免除,另拨良田数十亩与他广植荔浦芋。
田丰、国英二人大功告成即“班师还朝”,不知后来又出了甚么事情,请看下回分解。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