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两军对战(一)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1章 两军对战(一) (1 / 2)
        耿炳文一头雾水,完全不明白朱允炆此话何意。难不成战场上,我还要保下他朱棣儿的性命不成?带着深深的疑惑和不解,耿炳文踏上了征程。

        公元1399年八月,耿炳文率军抵达真定。而后他便派遣徐凯驻守河间,潘忠驻莫州,杨松为先锋,进攻雄县,待主力汇聚后,再发动总攻。

        由此可见,这位老将也是稳扎稳打,排开了最稳定的三角阵势,静等朱棣的到来。不愧是善守者,如藏于九地之下,让敌人不知其所攻啊!

        此时,燕军营帐内,朱棣听完大将张玉侦查的敌情之后,陷入沉思。以他的军事眼光,自然猜测出耿炳文的布局,乃是互为犄角之势,牵一发而动全身。

        只要一方被袭,相邻的援兵立刻便到,至此两军交汇,将会使敌人腹背受敌。如此的防守,简直是固若金汤,不愧是洪武年间的老将,阻止张士诚长达十年。

        就在朱棣沉思,不停的皱眉间,张玉却是哈哈一笑:“王爷,末将以为您多虑了,耿炳文之策不足为虑啊!以我看,这位老将的荣耀,怕是到此为止了,呵呵!”。

        听到他的话,朱棣不由得抬起头,饶有兴趣的看着这个,口出狂言的张玉,不知他到底有什么资本,可以藐视耿炳文。只见朱棣笑道:“张玉,莫非你已有良策?

        你可要知道耿炳文可不是一般的将领,而是有着光辉历史的老将,不可觑啊!”张玉听后满不在乎的言道:“以末将看,王爷是太看得起他了。

        此人在当年或许算是一号人物,但现如今,他的那些用兵理念和方略,早已落伍。此一时彼一时也,任何谋略都不能一直墨守成规,要不断顺应历史的发展,结合当下实际。

        以末将侦查的结果来看,南军纪律涣散,而潘忠和杨松均是无谋平庸之辈,不足为虑。尤其是这个杨松,更是一草包,王爷倒是可以先拿拿他开刀。

        末将料定,只要我们攻打雄县,杨松一定会向附近莫州的潘忠求救。到时候,王爷以伏兵镇守,切断潘忠的救援途径,敌军便可全军覆没,哈哈!王爷再看地图”。

        着,张玉颇有兴致的将朱棣,拉到一副悬挂的地图跟前,指着上面的一个地方言道:“这个地方名为月漾桥,乃是一个石桥。

        末将曾实地勘察过,从莫州赶往雄县,这里乃是必经之路。到时候,王爷若是伏兵在此,定能打潘忠一个措手不及。倘若谋划得当,甚至全歼敌军也是不再话下啊!”。

        听着张玉的战略见解,朱棣的双眼越来越亮,最后他更是由衷的发出一声赞叹:“得此爱将,夫复何求啊!”就连旁边的道衍沉思之后,一声大声称赞:“妙,妙啊!

        张将军计策令老衲也是叹为观止呀!兵法,韬略,有张将军在,足矣。老衲攻的是人心,我的策略便是让王爷以最的伤亡,换取最大的礼仪,哈哈!”。

        听到他的话,朱棣指着他淡笑道:“老秃驴,又是憋了一肚坏水吧!你是不是想告诉本王,在中秋之夜用兵,趁敌军不被之时,打他个措手不及啊?”。

        听到朱棣之言,道衍微笑点头,显然,二人之间已经心照不宣了。于是,一场对于杨松和潘忠的军事规划,开始慢慢的成熟,只待时机到来。

        很快到了中秋的月圆之夜,连续几天来,相安无事,雄县的守军也开始慢慢松懈起来。外加今日又逢中秋佳节,杨松也就放任他们一回,只派了一些将士守城,其余人开怀痛饮,欢度佳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