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73 内阁出奇的一致】 (5 / 1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973 内阁出奇的一致】 (5 / 14)
        与汉唐相比,明朝的宦官问题颇有特色。

        在明朝,宦官们虽然没有东汉末年和晚唐时宦官动辄废立皇帝的巨大权力和嚣张气焰。

        但有明一代,宦官们得势之久,巨监权监数量之多,可谓世所罕见,为其他王朝所不及。

        为什么明朝宦官势力在明朝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你来我往,得势如此之久呢?

        要想探究明朝的宦官问题,首先要先从明太祖朱元璋说起。

        在明朝开国之初,朱元璋借鉴前代宦官弄权导致帝王身死国灭的经验,制定了严格的铁律来禁止宦官干政。

        贫苦人家出身的朱元璋认为,宦官就是皇帝的家奴,每天在宫里扫洒侍奉便是其本职工作。

        干预政务,染指兵权简直是无法容忍的事。

        为了让后世子孙牢牢记住自己的祖训,朱元璋专门在宫中铸造了一块“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的铁碑,以警戒后继之君们。

        明朝日后的宦官问题,看上去与明太祖朱元璋没什么关系,明朝太监势力的强大全都是因为后来皇帝的不争气,将太祖的祖训当成了耳边风的缘故。

        然而,事实是明朝宦官势力的巨大,恰恰和这位对待宦官颇为严厉的太祖有关。

        朱元璋为了加强皇权,给子孙后代扫平道路,他废宰相,屡次大杀功臣勋贵,仅诛宰相胡惟庸一案便株连三万余人。

        使得皇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也为后来宦官干政埋下了隐患。

        “这万万不可,东厂负责侦办缉拿,权力已经被人诟病过大。锦衣卫与东厂并列,活动加强,合称为厂卫。东厂权力在锦衣卫之上,只对朕负责,不经司法机关批准,可随意监督缉拿臣民,现在若是掌管所有的大明水师,天下人会怎么看?”朱由校问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