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58 丁绍轼】 (3 / 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958 丁绍轼】 (3 / 8)
        同样要研究中国茶文化,也必须研究道教及其思想。

        佛、道之间一个重大的区别是佛教徒修来生,企求死后能往西天极乐世界。

        道教徒修今生,盼望长生不老做神仙。

        道教徒认为:“我命在我不在天”,注重研究炼丹、气功、医药、养生,所以名医多羽客,寿星出道家。

        同时道教崇尚自然,追求天人合一,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

        这些都和茶的自然属性,品性和功效紧密相关,所以道教徒说茶是“仙草”、“草中英”,因而爱茶、嗜茶。

        道教经历了五代战乱,出现了衰微景象。

        入宋,道教复兴,出现了两次着重道教热,第一次是在宋真宗时期,诡称人皇九人之一的赵玄朗是自己的始祖,于是“天下始遍有道像矣。”

        赐24代天师张正隋为“真静先生”。

        第二次是在宋徽宗时期,“既隆道教,故京城佛寺多废毁”,开封寺院改宫观69所,僧尼改德士,宋徽宗自称教主道君皇帝,“生设大斋,辄费缗钱数万,谓之千道会。”

        许多士大夫也信奉道教,北宋晁迥“善吐纳养生之术,通释老书。”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道教文化中的许多重要的思想观念与教义修为,对国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

        道教独特的服食炼养方式,促进了茶的发现、利用和向民间普及的过程。道家思想和道教的教理教义,不仅为中国茶文化注入了生机和灵气,而且是国人饮茶之“道”的最直接的来源。

        道教信徒为了修道成仙、长生不老,创造了辟谷、吐纳、胎息、导引、服饵等修行方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