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50 先大宴同僚再拜访岳父】 (11 / 1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950 先大宴同僚再拜访岳父】 (11 / 13)
        而“市易法”则可以说是国家力量利用金融业的雏形。

        这次变法可以说是一次中国可能进入近代的机会。

        但是,毕竟时机条件还是不太成熟,经济上农业仍为绝对主导。

        法律条文是旧式的,保守派与变法派官员是旧式的,皇帝是旧式的,思想是旧式的,整个社会原有体制与思想和社会经济条件均大体与旧体制符合,而少数不成熟的“冒头”思想很快被淹没。

        至于变法实践操作中出现的重重问题,更明显带有旧体制的深厚烙印。

        苛求古人超越时代的限制,是极为不合适的,只能说这是历史环境的必然。

        王安石变法失败后,以致到靖康之变,落后民族入主中原,使得农本与新经济的矛盾再次强制性化解。

        因为新经济在长期战乱以及之后落后民族的统治中遭到极大削弱,其基石农业也发生暂时性衰退。

        第二次新经济因素未能突破农本经济。

        而到了明朝中后期,第三次新经济因素再次发展到了与农本经济相冲突的地步,而这次最为发达,因为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但终究没有突破农本经济体制。

        因为传统经济的发展分为两条线,新经济因素建立于农本经济高度发达的基础上,而根据历史经验,农本经济的发达必然导致生产资料的高度集中——土地兼并。

        而新经济因素的产生不过是农本经济发达带来的副产品。

        土地大兼并酿成社会动乱,社会动乱的结果摧毁脆弱的新经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