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947 黑暗的时代】 (3 / 7)
不过,他们的成就,真的是普通人能及的吗?
这种天才终究是少,他们的存在,掩盖不了寒门出贵子的概率比士族豪族要低的事实。
越完整健全的制度,总体架构也会越趋于稳定,越稳定,就意味着在这个制度内,想要火箭式升迁也越难,也越看重你是不是真的有超强的本事,而不是你身后的家世背景。
在科举制度下,为了不犯错误而被政治对手踩你上台,你行事也会逐渐向求稳的方向靠,越走到高位,保持初进官场的热血方刚也越来越难得。
要出事了,也没有什么世家大族能强行保你。
在先秦时代,礼制尚未彻底崩溃前,生来是什么身份就是什么身份,贵族是贵族,平民是平民,基本没有流动的可能性,完全看血统。
两汉时,秦朝把六国贵族上层全部清洗了一遍,自己又迅速崩溃之后,等于上层一下子造成了大量的权力真空,社会秩序大洗牌,平民才有了出将入相的可能性。
但察举制这东西,靠的是各地推荐人才----推荐,这里面就大有猫腻了。
随着承平日久,地方大族开始崛起,他们自然会利用手里的资源去为自己博取更大的利益。
拉拢地方官员,推荐自家子弟,排斥平民。
日后等自家子弟做了地方官,又会被地方大族拉拢,或者干脆推荐自家后生。
往复循环,国家官制就又滑落到了一小群人的手里,这批人就是所谓的“士族”。
另外,皇帝也不是傻子,察举制既然慢慢变味了,为了对抗逐渐崛起的士族,皇帝也懒得再以正规渠道选拔人才,谁知道正规渠道得到的是不是士族代言人,转而另外提拔外戚、宦官势力为己所用。
于是,两汉士族、外戚、宦官之间斗的格外强烈,平民最终还是门外吃瓜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