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 韦爵爷的发展目标】 (6 / 10)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919 韦爵爷的发展目标】 (6 / 10)
        在隆庆和议之前,明朝与蒙古大大小小的战争不断,明英宗自己也在亲征中大败,被抓。

        为了防备蒙古军队每年寇边,明朝设立九边重镇(后增加到十一镇),专为蒙古。

        隆庆和议抓住了一个好时机,天时地利人和具备,达成一个双方都比较满意,也不丢面子的好协议。

        俺答汗名义上向明朝称臣通贡,边界上互市,此后大的战争再也没有了,直到明末清军带着蒙古人一起入关。

        清朝搞定蒙古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清朝是以小族临大国,蒙古是友军,拉着蒙古八旗一起当征服者当大爷骑在奴隶头上为所欲为。

        清廷治理蒙古和治理汉地的手段都不一样,蒙古基本上是自治的,为了防止蒙古坐大,把大大小小的部落里面的首领全都封成外藩蒙古王公,互不统属,也不许互相侵占,蒙古人代代娶清朝的格格,蒙古王爷全是额驸,跟清廷是直通的。

        所以满洲人入关以后要求汉人都剃头留辫子,却从来没有想过要在蒙古西藏来这套,清朝在汉地十八省开科取士,却并没有在草原上搞郡县制派遣流官治理,甚至也没有想过在蒙古改土归流。

        至于说清朝推行什么减丁大兴黄教之类,可以说是蒙古人自己本来就已经选择了黄教,早在元朝时候蒙古人就开始信仰喇嘛教,藏传佛教太符合胃口了。

        后世留在欧洲的一支蒙古人,卡尔梅克人在周围都是东正教徒和***的地盘上仍然信黄教,满洲人只是顺水推舟而已。

        要说减丁,藏族自己就一直在减丁,吐蕃强盛时候多少人,到了后世,西藏还剩多少人。

        历史上各时期藏族人数的提法悬殊都大。

        在七世纪吐蕃王朝统治下的人约有一千万,到清代雍正时西藏地区只有二百多万,不到一千年人口减少了八百万。

        蒙古衰落也是必然。

        首先是战斗力的问题,清朝入关前蒙古诸部已经被打服,皇太极称帝前就已经被蒙古诸部尊称博格达彻辰汗,成为了蒙古诸部的大统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