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97 不服的就地斩杀】 (4 / 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697 不服的就地斩杀】 (4 / 7)
        都察院和大理寺的差役齐声整齐的大声道:“明白了!”

        之后,韦宝又逐一的与都察院和大理寺的差役握手,他们当中绝大多数都是统计署的特工,韦宝大部分认识,不认识的,也不必自我介绍,韦宝主要是看看被林文彪留下来的都察院和大理寺的世袭差役。

        其实世袭这件事,也不是大明朝的专利,每个朝代都差不多,只是朱八八将其明文化,法律化了。

        世袭是明朝特有的一种制度。

        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中只有明朝有世袭军官制度。

        明朝军民分籍,是把老百姓分为两种。

        一种是“军”:每家世世代代要有一个人当兵或军官。另一种是“民”,世世代代均免除兵役,除非是志愿投军的。

        政府的户籍,因此也有两套,一套是军户,一套是民户。

        这是来元璋所手创的奇特制度,综合了汉的屯田,唐的府兵,与宋的尺籍。

        朱八八同志很以此种军民分籍自豪。说:“朕养兵百万,不费国家一钱。”

        洪武元年,天下事已经大定,朱八八考虑到如何于胜利以后,安顿庞大数量的军官与兵士。裁减,编遣,复员,都不是好办法。裁谁?不裁谁?编谁?遣谁?复员,复到哪里去?

        到农村,农村吃不消。“退伍军人”无田,无牛,无农具,无种子。

        于是,朱元璋想出了这个军民分籍的办法,不仅安顿了兵士,酬庸了军官,而且替他自己与他的子孙保存了庞大的军事力量,也就是替大明帝国维持了长治久安的国防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