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8 免去十年赋税】 (5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618 免去十年赋税】 (5 / 6)
        康熙三十六年,他明确提出:“科道官以风闻题奏,即行察核督抚,贤者留之,不贤者去之。如此,则贪暴敛迹,循良竞劝,于民大有裨益。嗣后各督、抚、将军、提、镇以下,教官、典吏、千把总以上,官吏贤否,若有关系民生者,许科道官以风闻入奏。”

        风闻言事虽然容易产生官员相互攻讦、破坏法制的弊端,但确实有利于疏通言路,集思广益,及时发现问题,这在贪污**比较严重的清初显得尤其重要。

        康熙朝一些重大案件的揭露,正是得益于风闻言事。

        如明珠党案,就是由山西道御史陈紫芝弹劾湖广巡抚张芬贪污搜刮而引发,后经御史郭绣再度弹劾得以查处的。

        密折专奏,是指大臣可以将了解到的情况写成奏折,直接送皇帝阅览。

        最初,康熙为能直接了解地方情况,令一些派驻地方的亲信家奴如李煦、曹寅等人具折汇报,奏折内容以地方雨水、粮价等情况为主。

        后来,为扩大地方舆情的来源,加强对地方官的控制,他又令一些督抚、提镇等官员密折奏事,奏折内容也发生变化,主要汇报地方的政治动态。

        密折专奏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使康熙能够及时、充分地掌握地方情况,从一个侧面了解地方官的为人处事。

        密折对官员有一定的监督约束作用,一些官员因害怕被弹劾,开始检点自己的行为,不敢明目张胆地违法乱纪。

        本来韦宝走的是温和的法制路线,不应该使用这种非常规做法。

        但韦宝就是要借李倧和忠于李倧的两班大臣们给自己临时送来的这股东风,进一步将京畿道和黄海道牢牢抓在手中。

        把反对自己的人统统的铲除,京畿道和黄海道不就都是心向韦总裁的人了吗?

        “你在办完这些事情之后再来追赶我吧。”韦总裁对林文彪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