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544 举人老爷和辽南转运使大人】 (7 / 15)
因此有江西的熊姓族人共十八宗支,为躲避战乱,集体流亡四川,分别在泸县、隆昌、荣昌、南充、雅安、嘉定、永宁等处入籍。
到永宁入籍的这支熊姓人家,在安顿下来之后,便在东城买地造房,经营商业,繁衍子孙,日子也过得平平常常。
当他家得知挖断山有块**之后,便请来高明的阴阳先生,带着罗盘去山上测定几处寿冢的穴位,用高价买下,把它作为世代瘗埋先人的熊氏墓地。几十年过去,原本以经商为第一要务的熊家,居然也开始注重子弟读书习文的教育。他家聘请了地方上最有学问的老师,为熊氏子弟传业授课。在正德至万历的一百年间,熊家先后出了好几个秀才、贡生,因此熊家在地方上也算是书香门第了。万历三十五年,天资慧敏的熊文灿在北京殿试高中进士。
这对于熊家及乡梓都是一桩大喜事。
进士是当官的资格证,是官场第一台阶,有才华有能力有机遇的进士往后可做到封疆大吏的督、抚或内阁的尚书、宰相。
熊文灿中了进士不久,便诏授黄州推官,再后又调任礼部主事、山西左参政、山西按察使、山东右布政使等职。
万历四十二年冬,奉诏出任福建左布政使,他特意绕道回乡,大有衣锦还乡、光宗耀祖之意。
回到叙永,恰逢城中新建的蓬莱桥竣工,应郡守周匡世之请,欣然撰写了《建蓬莱桥碑记》。
崇祯元年熊文灿在福建任上,对地方武装集团实施招抚策略,先后招抚了郑之龙等人(郑成功之父),然后依靠地方武装力量,一举荡平了为患多年的海上巨盗。
其间他还萌生过**的念头,后因调离福建而未能实现。
海上匪患的灭绝,使沿海百姓安居乐业,受益匪浅。
由于熊文灿在福建任期的政绩卓著,于崇祯五年二月升任兵部侍郎兼右佥都御使,总理两广军务兼广东巡抚。
崇祯十年四月再升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使,同时总理直棣、山西、河南、陕西、湖广、四川等省军务。
负责平定以李自成、张献忠为首的所谓“十三家”农民起义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