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60 韦公子的文章居然还有错别字】 (10 / 10)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460 韦公子的文章居然还有错别字】 (10 / 10)
        谈了一会儿关于统计署和检察署的事情,芳姐儿拿过韦宝刚才正在背诵的一篇文章来看。

        “你备考,每天就是背这些东西啊?”芳姐儿道。

        韦宝叹口气:“难啊。”

        他本来不想说自己今天下午发生的事情的,但憋着难受,还是对芳姐儿说了。

        芳姐儿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韦宝,拿过一本尚书,笑道:“这么一大本东西,要是我就死都背不下来的,没有办法,科考就是这样的了。”

        韦宝好笑的看着芳姐儿,其实芳姐儿这种态度,对于他来说,就已经是最好的安慰了。

        韦宝很怕人说些什么,没有什么,过几天就会好了,之类的话。

        尚书是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最早时它被称为书,到了汉代被叫做尚书,意思是“上古之书”。汉代以后,尚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所以又叫做书经。这部书的写作和编辑年代。作者已很难确定,但在汉代以前就已又了定本。据说孔子曾经编纂过尚书,而不少人认为这个说法不可靠。尚书所记载的历史,上起传说中的尧虞舜时代,下至东周(春秋中期),历史约1500多年。它的基本内容是古代帝王的文告和军臣谈话记录,由此可以推断作者很可能是史官。

        它大致有四种体式:一是“典”,主要记载当时的典章制度;二是“训诰”,包括君臣之间、大臣之间的谈话和祭神的祷告辞;三是“誓”,记录了君王和诸侯的誓众辞;四是“命”,记载了帝王任命官员、赏赐诸侯的册命。尚书使用的语言、词汇比较古老,因而较难读懂。流传至今的尚书包括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两部分。今文尚书共二十八篇,古文尚书共二十五篇。从唐代以来,人们把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混编在一起后来经过明、清两代的一些学者考证、辨析,确认相传由汉代孔安国传下来的二十五篇古文尚书和孔安国写的尚书传是伪造的因此被称为伪古文尚书和尚书伪孔传。这个问题在学术界已成为定论。

        “这本尚书,我已经背了两个多月,仍然没有背出来。”韦宝叹口气道。

        “那你当初是怎么考中秀才的?”芳姐儿好笑的眨了眨眼睛,暗忖你连四书五经都背不出来吗?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