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52 用功中】 (7 / 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452 用功中】 (7 / 7)
        要当秀才已经如此之难,可是为了当官,还要继续奋斗!

        但是通过学习,韦宝并不神化古代的科举制度,更不神化科举的难度和这个制度选拔出的人。

        在韦宝看来,廖夫子搜罗的很多进士卷子,并且刊出成书,有不少连书法都很稚拙。除此不论,做的八股文水平很多思维层次很差。

        明末科考更是曾试图在科举中加入对平辽患、治匪患等实际内容的策问,当时应试者的答卷连沾边的都没有,最后录取的卷子根本文不对题,让皇帝有了天下才尽矣之叹。

        如果是这种年份的进士,恐怕其佼佼者即使参加今日之国考,落第是肯定的。

        科举千年,产生的人才不能说没有,但状元最后能成大器者可以说凤毛麟角,真正能挽狂澜于既倒名垂青史者可以说一个都没有。

        清末李鸿章、左宗棠讥讽科举科举选拔出的人才,问什么问题都是僵僵而不能对,废物点心一个,这也是为什么清末名臣干脆多用武将,到袁世凯连秀才都不是了。

        历史上屡试不低的才子名儒比比皆是,柳永、马致远、姚广孝、曹雪芹、蒲松龄皆如此,但这不能简单归结为科举难度高,不好考。

        而多是因为所在时代科场腐败,弊病丛生。那样的时代科举难考,考上的却并不一定比落第者才学好,但家世更好则是确定的。不公平而已,不是难度的问题。

        还要提一点,实行科举制度的所有国家都已经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面对海量的内容,不单单是吴三辅哈欠连天,就连韦宝的头也是一个比两个大。

        尤其韦宝还带着现代人鄙视科举这种过时,腐朽产物的认知,内心是有一定抵触情绪的,这就更加增加疲劳度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