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5 去山海关的两件大事 (3 / 10)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55 去山海关的两件大事 (3 / 10)
        1831年英国的法拉第利用磁场效应的变化,展示感应电流的产生。

        1851年他又提出物理电力线的概念。这是首次强调从电荷转移到电场的概念。

        1865年、苏格兰的麦克斯韦提出电磁场理论的数学式,这理论提供了位移电流的观念,磁场的变化能产生电场,而电场的变化能产生磁场。麦克斯韦预测了电磁波辐射的传播存在,而在1887年德国赫兹展示出这样的电磁波。结果麦克斯韦将电学与磁学统合成一种理论,同时证明了光是电磁波的一种。

        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的发展也针对微观方面的现象做出解释,并指出电荷的分裂性而非连续性的存在,1895年洛伦兹假设这些分裂性的电荷是电子,而电子的作用就依麦克斯韦电磁方程式的电磁场来决定。

        1897年英国汤姆生证实这些电子的电性是带负电性。而1898年由伟恩在观察阳极射线的偏转中发现带正电粒子的存在。

        从粒子到量子,人类一直以自然界中存在的粒子与波来描述“电”的世界。

        量子学说的出现,使得原本构筑的粒子世界又重新受到考验。海森堡所提出的“测不准原理”认为一个粒子的移动速度和位置不能被同时测得;电子不再是可数的颗粒;也不是绕著固定的轨道运行。

        1923年,德布罗意提出当微小粒子运动时,同时具有粒子性和波动性,称为“波粒二象性”,而薛定谔用数学的方法,以函数来描述电子的行为,并且用波动力学模型得到电子在空间存在的机率分布,根据海森堡测不准原理,无法准确地测到它的位置,但可以测得在原子核外每一点电子出现的机率。

        在波耳的氢原子模型中,原子在基态时的电子运动半径,就是在波动力学模型里,电子最大出现机率的位置。

        随著科学的演进,人类逐渐理解“电”的物理量所能取得的数值是不连续的,它们所反映的规律是属于统计性的。

        人类的每一次进步,每一段进步,甚至都需要半个世纪!

        所以,韦宝自己这种三把刀别说不懂多少,即便是正儿八经的工程师,也无法给古人普及更多的电的知识。

        发电机先启动。

        邓大梁按下了按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