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4 如火如荼的建设 (5 / 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54 如火如荼的建设 (5 / 8)
        他在《天工开物》中记录了农民培育水稻、大麦新品种的事例,研究了土壤、气候、栽培方法对作物品种变化的影响,又注意到不同品种蚕蛾杂交引起变异的情况,说明通过人为的努力,可以改变动植物的品种特性,得出了“土脉历时代而异,种性随水土而分”的科学见解,把我国古代科学家关于生态变异的认识推进了一步,为人工培育新品种提出了理论根据。

        生命运动以极其纷繁的形式呈现在人类面前,众多物种是怎样产生的曾长期困绕着人们的思绪。宋应星在这个问题的认识上向科学迈出了一大步。他在谈到土坡、气候、魏培方法对农作物品种变化的影响时说:“凡稻旬日失水,则死期至,幻出早稻一种,筱而不粘者,即高山可插,又一异也。”在述及蚕种的培育时指出:“若将白雄配黄雌,则其用变成揭茧。”“今寒家有将早雄配晚雌者,幻出嘉种,一异也”。在这里,宋应星愧出了物种变异的重要科学思想。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宋应星所记载的物种变异,有如起因于坏境的变化;有的起因于不同品种的杂交,涉及到了对物种变异的更深刻的理解。从这种意义上讲,宋应星是当之无愧的生物进化论的先驱者之一。无怪乎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进化枪思想的集大成者达尔文把《天工开物》中的有关论述作为他论证物种变异、进化的重要例证。

        在物理学方面,新发现的佚著《论气·气声》篇是论述声学的杰出篇章。宋应星通过对各种声音的具体分析,研究了声音的发生和传播规律,并提出了声是气传播的概念。

        在化学方面,宋应星分析了金、银、铜、锡、铅和锌等多种有色金属的化学性质,比较它们的活泼程度,提出了利用它们之间的差异分离或检验有关金属的方法。在论及分离金银时他指出:“凡足色金参和伪售者,唯银可入,余物无望焉。欲去银存金,则将其金打成薄片剪碎,每块以土泥裹涂,人堵涡中鹅砂熔化,其银即吸入土内,让金流出,以成足色。然后入铅少许,另入琳涡内,勾出土内银,亦毫厘具在也。”

        ‘在谈到水银和硫磺升炼朱(即硫化汞)时指出:“每升水银一斤,得朱十四两,次朱三两五钱”,这增多部分是“借硫质而生”。对这些金属和化合物分离和化合方法的分析,说明宋应星对大量的化学反应已十分关注.认识到化学反应中各种物质成份相互作用的关系,以及化学反应前后各种物质成份之间的关系,具有“质量守恒”的思想。

        质量守恒是指在任何孤立系统中,不论发生何种变化或过程,其物质总质里始终保持不变。在科学的历史上,人们对质量守恒的认识经历了很长的时间,后由法国著名化学家拉瓦锡在研究燃烧过程中确立下来。这已经是18世纪下半叶的事情。然而,宋应最早在对金银分离方法的分析中,在硫化汞的制取中,就窥测到了这种物质运动的深邃奥秘,虽然其认识粗度不及后者,但毕竟比后者早了一百多年。

        “制作钞票的工作,交给宋应星全权负责!”韦宝对林文彪道:“要将他当成咱们自己的总工程师培养,尽量留住他,让他心向韦家庄。”

        韦宝之所以这么说,因为他自己也是一个南方人,很清楚南方人在北方生活的不易,光是适应气候和饮食,文化,各方面的习惯,就很费事了。而且人家宋应星的家,在江西当地也是大财主,本就不缺银子,只是为了争一口气,才滞留京师考科举,又不愿意书信回家拿钱,才被自己招揽来的。

        “公子放心吧,我看宋应星在咱们这里过的挺好的,他是管事身份,地位很高。”林文彪道:“我会让一个专人暗中监视他,一旦有什么事,都会第一时间得知。”

        韦宝点头,对于林文彪办事,他还是满意的。

        技术人马没有到位,但不能耽误正常工作。

        虽然开头大部分是粗浅的挖土,打基础工作。

        但是在河道中挖沙,在海边挖沙,要想修筑河堤海堤,修建港口码头,那都得在水中作业,这对于这个年代的人来说,难度就不小了!因为这一片只有几艘小渔船,连大船都没有,更不用想现代那种专业工程船了。

        修建水库需要筑坝,上游和下游都需要筑坝,还要开挖支流,将上游堰塞的水引流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