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011 朱由校开始防着韦宝了】 (6 / 7)
而且韦宝年纪比朱由校小五岁,也不可能当朱由校的老师。
这些因素都让朱由校觉得与韦宝在一起很轻松。
蓟辽问题其实很简单,确切的说,明末,具体的说是广宁之战后,守的并不是辽东,而是辽西走廊。
辽东是骚扰牵制后金的敌后战场,而非明朝抵挡满清入侵的防线天启元年辽沈之战。
后金连克沈阳、辽阳,明朝在关外的大据点只剩下广宁一处。
天启二年广宁之战,王化贞新募的六万广宁军不战自溃,熊廷弼不愿给王化贞擦屁股,放弃了辽西走廊上所有据点,带领溃兵难民撤入山海关,明朝尽失关外。
不过此时后金还需要巩固新占领地区的统治,没有直接进逼山海关的打算,所以努尔哈赤将辽西走廊上明军放弃的堡垒拆了个干净,把没来得及撤走的百姓全部迁走,辽西走廊暂时成了真空地带虽然广宁之战后毛文龙部开展了一系列敌后作战。
在辽东半岛南端建立了几个据点,但这个方向并不能拱卫京畿,辽西方向的防御仍然是重中之重。
至于蓟镇方向因为有蒙古人做屏障,暂时还不用担心关于怎么加强辽西方向的防御。
朝中主要有孙承宗和王在晋为代表的两种方案,前者主张加强纵深防御,重建辽西走廊上的一系列堡垒,把防线推得远一点才好,后者主张收缩防御,在山海关外建一重城巩固山海关就好。
如果开战,山海关不开关,关外守军就只能死战到底。
在原本的历史中,孙承宗方案为什么会胜出,收复失地有大义名分,用后世的话说就是政治正确;防线推得越远,朝野上下心理上感觉就越安全,王在晋方案给不了大伙这种安全感;后金并未趁胜进占辽西走廊,这让朝野上下很难抵挡收复失地的诱惑。
孙承宗方案更符合朝野各方利益,所以胜出也是必然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