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7章 土地交换贸易权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77章 土地交换贸易权 (2 / 4)
        李自成当即拍板,塔威立府,再着人去德林依达山勘测,如果山上果然出产柚木,将暂时停止野人山的开采,将人手调至德林依达山,奥,这个德林依达山,也要改名了,就叫依山吧!

        塔威府以南,也要开府立县,逐渐向南渗透,不过,与荷兰人翻脸之前,最好不要太过激怒荷兰人,能前进一步是一步吧。

        李自成有些不明白,北大年、宋卡都在东岸,也就是暹罗湾一侧,西洋人在马来半岛建立商馆,为何不去西岸,而是去东岸?西岸才是贸易航道呀!&1t;i>&1t;/i>

        他将整个马来半岛的地图看了一遍,已经猜得八九不离十:这个时代,为了不迷路,船队一般是贴近海岸线航行,西洋船队自西向东出麻六甲海峡,然后沿着马来半岛东岸继续航行,在北大年、宋卡地区完成补给,进入暹罗湾,从真腊、安南沿海,进入华夏的广东、福建、台湾海域……

        如此一来,西洋人还是要走暹罗国南部海域,双方难免会生摩擦,华夏已经与暹罗结盟,有保护暹罗的义务,如果上升至战争层面,最后还是华夏的事。

        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华夏都无法阻断东西方贸易,更无法垄断东西方贸易,堵不如疏,只要能为华夏争取最大的利益。

        华夏可以掌控马来半岛、麻六甲海峡,乃至整个南洋地区,但尽量不要损害西洋人的利益,特别是商贸利益。&1t;i>&1t;/i>

        李自成沉思良久,终于设计出解决问题的两条思路:

        其一:维持现有航道不变,华夏掌控土地,允许西洋人沿途建立商馆。现在的南洋地区,土著尚未开化,并没有国家意识,华夏可以趁机将土地收入囊中,特别是一些战略要地,但每隔一段距离,便要辟出一处商港,允许西洋人建立商馆,直至广东香山府濠镜县(葡萄牙华葡贸易公司交易地点)、台湾安化府(荷兰东印度公司交易地点)。

        其二:贸易公司出麻六甲海峡之后,走东线,在渤泥岛(加里曼丹岛)建立一两处商馆、吕宋省清玉府建立商馆,必要时也可以在北部建立商馆,然后是台湾安化府,最远可以到达广东香山府濠镜县。

        但这两条路线都有不完善的地方,西线的缺陷,沿途并非都是华夏的土地,安南只是名义上归附华夏,真腊与华夏暂时没有任何关系,华夏无法掌控这条路线,除非让安南回归华夏,真腊像暹罗一样,加入《亚盟》,成为华夏的盟国;&1t;i>&1t;/i>

        东线的不足之处,在于华夏刚刚建立吕宋省,吕宋岛北部,并没有完全掌控,而且吕宋西南的渤泥,并不在华夏的掌控范围之内,与西线的真腊一样,渤泥与华夏没有任何接触。

        李自成思量,相比较而言,东线的问题更容易解决,吕宋已经立省,清玉府原先是西班牙的马尼拉城,建立商馆水到渠成,吕宋岛西北,华夏也要开府立县,寻找一处港口,应该不是难事。

        华夏虽然没有掌控渤泥岛,但西洋人早已来到南洋,渤泥岛上应该有他们的商馆,华夏只要接收过来,先建立海军基地,然后以两块孤立的据点为依托,逐步渗透至全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