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36章 水中的桥墩 (4 / 4)
他让陆荣大、俞晓拿出测量绳,用手比划了一下,一拃的距离,大约还是二十五厘米,不管是否精确,与后世相差不大,心中方才安定,“不用更改了,这样挺好!”
汤若望虽然不清楚李自成因何接受了“米”这个单位,但李自成一向神鬼莫测,连远在数万里之外的欧洲,亦是非常熟悉,便不再纠结,“大都督,这么长的距离……现在是枯水季节,水深只有三米,若是进入梅雨季节,我观测了两岸的水渍,怕是要达到七八米……”
李自成清楚地记得,后世建造的水泥桥,基本上每隔二十五米,便需要一座桥墩,此处河宽已经超过二十五米,直接延伸过去,肯定不行。
现在的材料,无论是水泥还是钢铁,肯定比后世差了不少,即便使用拱形,跨度也不可能达到二十八米。
河面净宽已是二十八米,加上引桥,大约有三、四十米,看来必须在河中架设一座桥墩。
但在这川流不息的河水中,究竟怎样才能架起桥墩呢?
李自成的心目中,还是要建造水泥桥,不仅能与两侧的水泥大道连接为一个整体,而且车马通行便利,使用寿命又长。
最重要的是,漳水大桥只需要一个桥墩,桥面并不长,恰好为将来修建兰州黄河大桥积累经验,储备技术。
这次让汤若望从西宁科技高等学校毕业的学子中,携带几名高材生过来,就是要将他们培养成各方面的专才,经过目测,陆荣大、俞晓被初步选定为桥梁、道路方面的专家,而龚明光、季洁将是水泥技术的专才。
李自成将浇筑水泥大道、已经修建水泥大桥的事,原原本本地与汤若望他们了,道路的事,关山深处已经在建,并不需要讨论,他们共同关注的乃是水泥大桥。
混凝土已经在关山驿道使用,螺纹钢也不难,只要将生铁冶炼成钢,出炉的时候,倒入一个特定的模板就成,关键是如何在河水中建造桥墩。
研讨甚久,却是没有结果,汤若望他们连水泥都是第一次听,哪里知道水泥的属性,最后只得齐齐将目光投向李自成。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