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教授认栽 (1 / 10)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02章 教授认栽 (1 / 10)
        答辩室内。

        李凡据理反驳,声音朗朗:

        “对仗排比汉赋骈偶之特色,这只是从行文表面上的分析,而我们更应该考虑的是《后出师表》的创作背景,我认为脱离了创作背景的分析都是妄自分析。

        咱们首先看看创作背景:蜀汉建兴六年,冬十月,诸葛亮获悉魏军曹休攻吴兵败,张郃东下,关中虚弱,这时,他便重新看到了战机,决心再次北伐。

        按照我们正常人的思维逻辑,战事之前,必然紧敲锣猛打鼓,对朝廷上下君臣将相士卒大灌心灵鸡汤,作为个政治家,诸葛亮必然懂得这个道理。以诸葛亮之聪慧,不可能写出这种《后出师表》来请战,这明显会削弱己方士气。

        诸位教授,如果在座各位是武侯,在上书请战时,您是给朝廷上下振奋下人心打打鸡血呢,还是写道:这次出兵胜算不大,咱尽力吧?”

        李凡说到这儿,望向诸位教授,等着他们回答。

        几位教授面面相觑,时语塞,室内迎来了片刻的寒流。

        几秒后,杨拓打破沉寂,道:“但你忘记了点,《后出师表》所陈述的分析都是实情,所谓‘才弱敌强’,既是诸葛亮转述当初刘备的看法,也是他把蜀汉的总体人才质量、军事力量跟曹操及其庞大的人才群和军事力量作对比后实事求是的结论,它与《前出师表》中的‘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语义类似。”

        李凡逼问道:“类似但不同,这个稍后再谈。那么先请问杨教授,再次回到上个问题,如果您是诸葛亮,您是希望自己的将领士卒雄姿英发锐不可当地开往前线呢,还是鼓馁旗靡心灰意冷地走向战场,请您谈谈。”

        “这个……”

        李凡再道:“古今中外,但凡涉及到战争动员,演讲也好上表也罢,要么积极乐观,要么慷慨激昂,要么视死如归,基本不会出现这种给自己战车车胎放气的行为。战争动员的上表起码得像这样的内容——”

        李凡说到这儿,读起了**著名演讲的几则片段: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