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九章 再现双屿岛的荣光
如果,这次海贼王的陨落需要总结些什么的话,大概就是永远不要在国家面前干涉领导人的决定。实际上,海贼王曾经通过官员之口,希望陛下能够开放海禁,实际上在大航海时代,东亚三国为了保护本土的权益,而且本土的资源已经那么充足,足够百姓生活的很好,故而就缺少了一种开疆拓土的冲劲。
诸位知道当时的欧洲人为什么一直要出海吗?狭的领土不足以满足人类拓展的欲望,这种欲望升级之后就是战争,而某些著名的暴君最喜欢干的是横征暴敛,这种行为迫害的就是底层的人民。而底层人民的这种压力危机怎么转嫁?只有依靠对外战争,将被压迫者的最下层身份转嫁出去,这样虽然受到了国王得剥削,但是咱不是也有可以压迫的人吗?
只要不是最差的待遇,人类很多时候都能够学会忍受的,毕竟在被压迫的时候,可以想一想还有可以被你欺负的农奴等等,是不是心情就不是那么不美丽了?君不见,那些在外受气的职员,最喜欢干的不就是打老婆了吗?这就是一种转嫁压力的办法。当然现代社会敢打老婆,估计第二天你就可以收到离婚书了。
而汪直的所谓的谏言到了傲娇皇帝那里,皇帝的反应是什么?作为史上最大的二世祖,竟然还有人敢管他,所谓的和“我爹都不敢打我,你竟然敢打我的”逻辑是一样的,皇帝陛下傲娇起来,谁人敢惹他。所以,这汪直就倒霉了。
陛下,大笔一挥,这个平民?不对,这货绝对是海盗,你们全部给我把这个海盗给抓起来。对了,不定那群敢攻打南京的倭寇,就是这货给带进来的。傲娇陛下瞬间找到了一个能够满足自己出气欲望的理由。这货见硬的不行,就来软的,想要劝朕把海禁开起来。海禁可是高祖陛下定下来的,祖宗礼法不可费,那么这人就是乱臣贼。
给我下海捕文书,密令浙江总督想办法给我把这家伙办掉了。不知道朕最讨厌有人指手画脚了。上一个敢对朕指手画脚的宁王,已经被朕砍了脑袋了,这个家伙也不能放过,这种危害一方的大海盗,绝对不能放过。
于是影响后世很久的倭患就这么构成了触发条件。陛下昏庸,没有想清楚可能造成的危害,陛下身边的都是谗臣,谄媚之言的一箩筐,从来不去思考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毕竟对于这些京官来,不就是个乡下地方的水贼头吗?有什么大不了的,把我们的部队拉过去,分分钟让他们看到什么叫做天威浩荡。
打不过?那就是这群指挥是酒囊饭袋,通通革职,刚好给我安排心腹,江南的肥缺,早就想插手了。这不就是陛下给理由公然安插手下亲信去江南道的官场上吗?如果成功了,地方的那些官员有功,那咱家再给他美言几句,那对方肯定识趣的投靠咱家了。这样,咱家也一样可以控制江南道的官员,何乐而不为。这些奸臣宦官都是打着这种好有功坏无过的想法,促成了这次剿匪行动的开启。
然后,如果让历史来到底这汪直该不该被围剿,实在不好出个一二来。人类历史从来都是有功有过。黄巾起义也还有其积极的方面呢!促进了农民思想解放运动,加速了汉王朝的瓦解。坏处就是加速了天下大乱的进程,让那些传中的五胡开始在洛阳那片肆虐起来。毕竟天威仪不在了,大汉也不是那强大的大汉了。
现在的大汉就是那垂垂老矣的老汉,谁都可以揉捏一下,不然为什么军阀四起,而陛下除了要在圣旨上盖章外,哪里还需要他。这就是传中的代表形象,关键那些士大夫还有大世家还就吃这套。
大义可是很能够装点门面的。尤其是挟天之威,那么讨伐谁都是理所当然的。而那些公然结党营私,抵抗的那就是冒犯大汉天威。最起码对于某些人来,这大义相当的有用处。就那曹孟德如果不是挟天令诸侯的话,北海相孔融还有荀彧等等这种终于大汉天下的忠臣也就不会屁颠屁颠的求着曹操收留了。
荀彧实际上至死都是忠于大汉的,这种人也许会帮助你,但帮助你原因仅仅是因为陛下站队站到了你这边,那么不支持陛下的都是乱臣贼,所以我才帮你打天下。
实际上曹操集团很多文人真的就是保持着匡扶天下、扶危济困这样的想法加入的曹操集团。毕竟,人家有天这个金招牌,招兵买马是理所当然。君不见,君就是君,对于王允、蔡邑这种老臣来,家可以没了,这陛下还是要跟随的。所以,才有传中的董卓带汉献帝奔出了洛阳,那些文武百官也自然随行。没办法,没了陛下,这些文武百官谁还认他们的好。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汪直这人虽然海盗,但是并不是看起来多么穷凶极恶的人。他甚至在官府的眼皮底下,拥护着官府的政策,有些特别破坏规矩的大海盗,汪直甚至会私底下出手将对方击败,所以,对于东南沿海的海盗集团来,汪直就是巨无霸般的存在,虽然不是一言九鼎的那种,但是他的话大部分的海盗势力还是会掂量掂量的。
就是这样一颗定海神针一般的存在,如果有一天失去了,那么东南沿海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混乱局面,就是出于这样的担心。浙江的总督一直在安抚汪直,希望他能够统合东南沿海的海盗势力,让他们停止海盗行为,官府可以给他们最大的优待,赦免他们的罪过。
让他们可以和普通的百姓一样安心的悠闲度日,而不是在海上,风里来雨里去一般,饥一顿饱一顿的冒着杀头的危险,去讨那刀尖舔血的生活。
然而人乃是奇怪的动物,过惯了苦日,过好日非常高兴。可是如果是过管惯了大手大脚的好日后,让他们突然回去过苦日,就没有几个耐得住性,还能好好谋生了。这就是所谓的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全新改版,更2快更稳3定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