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七十七章 浮生若茶,活在当下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文 第一百七十七章 浮生若茶,活在当下 (1 / 3)
        
?搀扶着关鲁公越过街道,清绮三女正式见了礼,就向李之围上来,清绮神情相当神秘,“我们来到后,你猜二层包房里见到了谁?”

        “这我往哪里猜去?总不会是宫里人!”李之笑道。

        “明王府李家老祖李贤辇老爷子!本来也是要赶到我们店里去,半路上遇到翰林书院的人,也就随着一同过来。”

        “哈哈哈!我可知道老明王是为何而来!李先生,十成九他是奔着俞太尉那两幅字而来,太尉乃三公高尊固然不假,但其书法技艺可是当世一绝,贤辇明王又是刚刚在书法境界上有了新得,这是来向你借那两幅字来了!”

        说着,关鲁公加重了语气,“换做旁人,还真是要提防他有借无还,终归此人爱极了大家书作。但你与明王府之间有恩情,或许他舍不下那个脸面,而且借他几日,准保将那两幅字装裱得完美无瑕,不妨就借了给他。”

        看李之望向自己,清绮回应:“老爷子的跟从那里,有为你带来的两斤极品北苑贡茶,据说得自上书房赏赐,俞太尉想要讨上一壶也没答应呢!”

        唐朝茶叶主要是以蒸青茶为主,以武夷山建瓯生产的茶叶最为有名,又因其极致精品均要大内专供,因而也被称之为北苑贡茶。

        实际上入唐以后的此时,饮茶之风尚未曾风靡大江南北,就像此类北苑贡茶,还处在对茶叶进行“研膏”和“蜡面”那种原始饮茶方式。

        “研膏”就是茶叶捣碎了冲水喝,“蜡面”就是碾制而成的未茶,现在的日本茶道就还保存这种做法,那个时候是真正的煮茶,里面还要加盐,而不是后来的泡茶。

        饮茶之风真正盛起,甚至远播塞外还是在几十年后的开元天宝年间,也就是玄宗李隆基的开元713年之后,那个时候唐代茶叶生产才显雏形,与茶叶的商品性也刚刚出现茶叶市场扩展几乎无从谈起。

        至德756年之后,茶叶品类渐多,之后遂达到兴盛局面,而且还是因佛寺学禅务,寺僧饮茶,各地竞相仿效,方会形成饮茶风俗。

        但真正对对唐人茶叶消费起积极推动作用的,还是茶神陆羽写成那时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才让人意识到饮茶已不再是王公贵族、官僚士人特权,品茶啜茗之风方渐入寻常百姓家,茶叶开始进入人们日常生活。

        李之就打算再行剽窃此篇著作,因为茶经乃是陆羽躬身实践,笃行不倦,取得茶叶生产与制作的第一手资料,又遍稽群书,广采博收茶家采制经验的结晶。

        此作品一经问世,即为历代人所宝爱,盛赞他为茶业的开创之功。后世评判:茶之著书,自羽始。其用于世,亦自羽始。羽诚有功于茶者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