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 笼络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八十七章 笼络 (1 / 4)
        港口规模,自码头数量上就可看出端倪,是水陆交通发达的商业城市最直接体现。

        广州港七处码头,是官方出资营造,除此之外,另有十几处私设码头,可见它的贸易吞吐量,足够朝廷将唯一市舶使设立在此处了。

        七处码头各有用途,像是南坝码头,主要是用作装卸货物,类似用途的,还有井平庄码头,国洛坝码头与五侯码头。

        这四处码头承接广州港所有货轮进驻,以用途和使用权分类,另分作公众货运码头、货柜码头、油品码头、矿产码头、内河货运码头和普通货运码头等。

        仅是这般细致划分,就能让各世家之间争破了头,毕竟具体装卸与单纯货物存放之间,就存在着巨大利益不同。

        因而李之为何惊异,这些人是如何做出最终交易的。

        除这四处码头外,两三家分别为干池道码头,平沙坊码头,绥康码头,它们原则上属于客运码头,但也承接少部分货运事务。

        客运码头又分作公众码头、渡轮码头和邮轮码头。

        公众码头开放给所有船使用,需视乎水深,吃水比码头附近海面的水位深的船不能进入码头。

        渡轮码头通常由固定的航线专用,多条航线亦可共用同一渡轮码头。

        邮轮码头通常用作邮轮泊岸,多数会附有完善的配套设施,例如海关,出入境柜位及卫生检疫办事部门,行李处理区,票务点,租赁马车停泊区及上落客区等。

        由此看来,足见广州港内商机无数,朝廷目前属于刚刚关注这里,之前官方专指广州刺史府,与长安城并无多大关系。

        那时候有邮轮一说并不稀奇,在当时交通方式极为简单的现状下,能连通海上运输的邮轮建制规模之大,已是那个年代所有顶级建筑设计集大成,体积与豪华程度超乎想象。

        动辄就是三、四层的打造,十几丈长,数丈宽,作为各国之间外交往来的主要交通工具,就是这样一艘艘如庞然大物一般地邮轮。

        较之寻常货船,邮轮舱中物资除日常用品、钱财,珍品、信件之外,甚至包括只有皇玺才可使用的印泥朱砂,能与这些打交道之人,其身价自然不可低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