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 神秘的古良才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八十五章 神秘的古良才 (1 / 4)
        李之格外关注张九龄,还有另一重要原因。

        张九龄曾被其断言必反的安禄山,在他死后果然掀起了安史之乱,从而导致唐朝迅速从全盛走向没落。

        此人在主理朝政时,敢于直言向皇帝进谏,多次规劝玄宗居安思危,整顿朝纲。

        玄宗的宠妃武惠妃,欲谋废太子李瑛而立己子时,命宫中官奴游说九龄,九龄叱退使者,及时据理力争,从而平息了宫廷内乱稳定了政局。

        而对安禄山、李林甫等奸佞所为,张九龄更痛斥其非,并竭力挫败其阴谋。

        皆因安禄山任平卢将军,在讨伐契丹时失利,张守珪奏请朝廷斩首。

        之前,安禄山曾入京朝见,拜见过时任宰相的张九龄,张九龄颇有识人之道,明察秋毫,看出安禄山是奸诈之徒,断定日后此人必会作乱。

        此次适逢安禄山干犯军法,被押送京城,奏请朝廷判决。张九龄毫不犹豫在奏文上批示,为严肃军纪,将安禄山斩首。

        历史上著名的“穰苴出军,必斩庄贾;孙武行令,亦斩宫嫔。守珪军令若行,禄山不宜免死。”就是当时奏文批示内容。

        只可惜,唐玄宗不明华夷之辨,看了批文后说“卿岂以王夷甫识石勒,便臆断禄山难制耶?”

        他没有最终批准,却为示皇恩,将安禄山释放。

        最终安禄山反叛,重演了西晋末年,羯族石勒反晋乱华的一幕。

        安史之乱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战乱使唐朝社会遭到了一次空前浩劫,摧毁了统治基础,削弱了封建集权,为封建割据创造了必要条件,使唐王朝自盛而衰,一蹶不振。

        经过安史之乱,唐王朝也失去了对周边地区少数民族的控制。

        安禄山乱兵一起,唐王朝将陇右、河西、朔方一带重兵皆调遣内地,造成边防空虚,西边吐蕃人乘机而入,尽得陇右、河西走廊。

        唐朝仍然控制西域安西北庭,数十年后,约公元790年,唐朝失去西域安西北庭,唐王朝从此内忧外患,朝不保夕,更加岌岌可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