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三章已凉天气未寒时 (3 / 5)
既白虹剑在他手上,他秘密令能工巧匠参照原物仿造一柄,再呈于周女王,不就各得其所了。
“看来我应见贤思齐,平日要多与丞相讨教才是。”昭明太子道。
“讨教倒不必,太子本就是灵敏奢睿之君,稍加多些耐心,便能妙计百出,不必事事依仗老身。”宋锦书的意思,无非是想要昭明太子在面对周女王时多些耐心,不要因福祥公主而顾此失彼。
也确实如宋锦书所言,自福祥公主醒来的这段时日,除却处理政事,他近乎整日同福祥公主黏在一起,非受周女王召见,也嫌少前去问安。
“丞相所言甚是,是我思虑不周。”昭明太子诚恳认错。
秦上元心想他这般自以为是之人,尚未坐到天子之位,倒还能听得进去规劝,可若要坐上那共主的位置,怕宋锦书这一两句便也不顶用了。
想到这里,秦上元不禁冷哼了一声。
这一声冷哼,引来了昭明太子的侧目,他才要开口询问秦上元所到何事,便又听宋锦书开口道:“还有一事,望太子与老身说明,楹喜宫前段时日更换大批宫奴,且换下的宫奴并未得到善终,而是被秘密处死,葬于莲花山的乱葬岗。”
“不过处死几个做错事的奴隶罢了,犯不上丞相,亲自前来询问。”昭明太子冷漠地说道。
“大周开国施以仁政,从不滥杀无辜,即便是在宫中侍奉的宫奴,这也是为何九州诸君多有暴虐,可大周天子却未有一位名声不仁之君。”宋锦书问道。
宫奴一部分来源于降国俘虏,一部分来源于民间贫瘠,君王的言行,也大多是由这些民间贫瘠侍奉后,告老还乡时,言传街巷深去的。
是勤政爱民,孝廉躬亲,还是残暴不仁,奢靡腐化,这人间,总会有人去评断。
“太子莫不是还未坐上共主之位,便要成为这大周第一位暴君吧。”宋锦书的进言使秦上元心中颇为舒爽,她幸灾乐祸地偷瞄着昭明太子的脸色,倒看不出他有任何不悦之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