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7 章、泪诉乡民穷怕了 (2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 27 章、泪诉乡民穷怕了 (2 / 2)
        皇国凤:“如果公路迅速修通的话,我们艰巨的工作量,就是开环山槽。若是大家齐心合力,两年就可以完成。这是子子孙孙的大事,可以一劳永逸。所以,用两年时间,挥大汉,出大力,绿化了石山;结出了丰硕水果;为当代和后辈儿孙造福,是值得和光荣的。”

        荣大叔:“唔。”

        皇国凤:“我们要打磨一排石碑,将支持的、赞助的、关怀的、参与的,都铭刻在碑上。让大家感到光荣,让子子孙孙瞻仰前辈的丰功伟绩。这是花岩一个伟大的丰碑。”

        荣大叔:“您的话很有激励性、煽动性、振奋人心。明天开动员大会,您要讲话哦。”

        皇国凤:“哈哈!我讲话,我就讲规划。当仁不让。我们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所以,我要想知道:许多情况。首先是领导力量。所谓‘强将手下无弱兵’,领导强则部下强。如果领导班子思想不一至,不能拧成一股绳,就是严重的问题。”

        荣大叔:“是啊!”

        皇国凤:“我听说,班子里,还有人,存在吃大锅饭的思想。谁呀?”

        荣大叔不禁心一沉,叹道:“我啊!”

        皇国凤:“啊!都什么时代,您还思还停滞不前,为什么?”

        荣大叔:“国凤您想啊:我们花岩都是叫化子,历来极穷,赤贫如洗。好在国家有了好政策,关怀给了基本生活费,穷人不饿肚子了。有劳力的,能够搞点这样那样的收入,提高一下自己的生活水平。吃得好一点,穿得体面一点,住得舒服一点,这很对。但是,我们有四分之三的人家,是弱势:一是有劳力无文化,无技术,脑筋也不开化;不知道如何挣钱;即便挣钱,收入也很少。二是有一百多家孩子还小,有五十多家老人多,有三十多家孤寡户,还有的是残疾人,还有其他……就不一一说了,他们都没有、或极少有劳动力。我的意思是,人民以前穷苦了、穷怕了、饿枯了;现在我们**掌管天下,就要让人人都舒心。乡民同在一个乡,每天早不见晚见,低头不见抬头见;大家相互关照、相互提携,生话水平都差不多,安安静静,团结亲热;不是说‘安定是福’吗。所以,我们的收入,就是交给乡上,大家共享。这就是我们花岩的‘吃大锅饭’。”

        “啊!”皇国凤愣了半天,抒了一口气,点头说:“我本想发表一席雄辩,指出吃大锅饭的弊政。但是,花岩乡,是一个无茅之地,‘穷鬼竟有三百户’的‘穷鬼窝’,大家穷怕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据说,我市还有两个乡,仍是‘人民公社’制。我的师傅孔繁萍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那就暂时任其所以吧。”

        荣大叔:“我刚才说到‘有劳力无文化,无技术,脑筋也不开化;不知道如何挣钱,即便挣钱,收入也很少。’是说我们出去打工的人,因为缺少文化,没有技术。基本上是干重活、粗活、劳累活,工钱却极少。比方说张白玉书记带去三十多个健实青年,在重庆,参加建筑过多座长江大桥,但都是干的粗活重活,钱最少。还要被有的工头,一凶、二恶、三处罚的吼骂训斥。常常累得爬都爬不起来。还往往到期不发工钱。我戴着口罩,暗暗去看望,见过几次。不怪人家发态度,而是我们的人,跟不上人家的需要。也就是说:素质不如人家。我好伤心……”荣大叔说到这里,忍不住泪水长倾。停了一会。继续说:“他们老实、忠厚、守信用、遵守规定,有为乡亲的感情……他们天天省吃俭用,回来,还要把钱,如数交给乡上,让大家过舒心日子。我都不忍心收他们的钱……我常常疚心、疼痛不已……”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