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07章 德联的洲际导弹试验 (1 / 2)
面对**咄咄逼人的进攻性军备扩充,北约所在的整个欧洲面临**和华约的战略大包围局面,为此德联不得不进行应对。
跟**庞大的军费预算相比,德联短时间内拿不出那么多的钱来。战后几年来,德联尽管效仿苏联采取计划经济体制,很大程度上恢复了德联的元气。但德联是二战的重灾区,在**的经济侵略下,财政开支十分困难。
尽管财政困难,但**的号召力还是非常强大的。在他的号召下,德联上下团结一致,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节省下来的资金用来发展军力。
跟**每年动辄上百亿龙币的军费开支相比,德联在战后初期每年的军费开支只有不到二十亿龙币。德军统帅部得把钱都用在刀刃上才行。
扩充核武库是德军必然的选择。德军的核武库一直是最高机密等级,连**都无法准确知道德军的核武器件数。真因为德军的严格保密,使得德国避免战败的惨境。
早在二战还在谈判期间时,**便下令德军不惜代价储备核原料,制造核武器,为的是在**洞悉德军核武器家底之前,将德军的核力量壮大起来,维持用来对抗**的最低核力量。
这点**做到了,在战后几年里,德军一直在扩充核武器数量。到**掀起军备竞赛时,德军已经拥有了三十三枚核弹头。
不过,德军的核弹头都是最原始的核武器。大部分依靠战略轰炸机进行携带,只有少部分小当量的核弹头被安装到了v6火箭上,但射程也不过500公里,跟**的西北风洲际弹道导弹长达000公里的射程相比差的太多。
德军的v6火箭实际上无法对**构成实在的战略威胁,而自从德军的容克ef2z战略轰炸机突破**的防空到紫荆城上空洒传单之后,中华帝**方以之为奇耻大辱。此后中华帝**方大力加强了防空预警络的建设力度,在本土各州省大量部署对空警戒搜索雷达系统。
按照**总参谋部的国防**规定。到光华五十年元月,**本土必须完成防空预警雷达系统的建设,届时**本土将可以全天候24小时监视任何入侵的飞机。
对此,德军非常紧张。因为一旦**完成国土防空雷达络的建设,那么德军的战略轰炸机将无法再进入甚至接近**本土都变得非常困难了。尤其当德军获知当年德军轰炸机之所以顺利飞到紫禁城上空,全因为**空军的夜间战斗机都被派往了欧美战场,这才给德军机会。如今**已经全面开始升级昼夜执勤的战斗机了,德军再想趁着夜间的机会进入**领空同样不可能了。
这一切都逼得德军进行装备升级。否则一旦**拥有百分百拦截德军核弹头的能力时,那时**肯定会卷土重来,一举将德联和北约摧毁。
**在电子方面已经摇摇领先德联了,为此德军只能在他们传统的强项上面做文章。
德联和**一样。都是最早开始研究火箭的国家。区别是**资金雄厚,进行大量的试验并掌握了大量的火箭技术。而德国缺乏试验资金,又被战争拖累,在二战期间只对近距离的英国实施了飞弹攻击,在远程火箭方面远远落后于**。
不过,德国的科学家们非常优秀,他们很快根据从**方方面面收集回来的资料和情报,重新将德军的远程火箭试验捡起来。更令**高兴的是,前苏联统治下的俄国人出了不少的人才。当苏联灭亡后。他们非常痛恨**见死不救,因此他们义无反顾的投入了德国的怀抱,在加入德联后,这些俄国人迅速给德联军事力量注入了新鲜血液。其中便出了很多火箭方面的专家,他们对德军火箭方面的贡献功不可没。
截至947年底,德联okw情报局所掌握的情报显示**拥有数百枚洲际弹道导弹,其中**战略部队担负二十四小时战斗值班的洲际弹道导弹已经达到四十枚。为了抗衡中国人。德联必须在最短时限内造出并部署能够从德联领土上发射并摧毁**战略目标的洲际导弹。p6型导弹就这样被赋予了充当德联可靠导弹核盾牌的任务。
947年,由海格雷和库兹米奇领导的普鲁士56特种设计局承担了p6导弹的研制工作。此前,该设计局在原苏联飞弹项目组研制出的两种采用高沸点燃料组分的单级中程弹道导弹p2和p4基础上。特种设计局在令人难以置信的时间内又设计出了第一枚p6洲际弹道导弹。其北约代号为k64,东方华约组织则称之为ss7。是年月,总设计师完成了导弹的设计细节。
用图纸勾勒的原理需要具体转化成切合实际的结构。制造导弹的艰难阶段开始了,导弹部件和附件应用了很多全新的设计方案。
在**的大力鼓励下,德联科学家们废寝忘食的工作着。许多单位的设计人员和生产者都投身于这项工作,无法计算为此到底耗费了多大人力、物力与财力。障碍被一个个排除。制造工作迅速展开,配套设备生产得到保障,首批制品完成组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