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26章 二战全面爆发 (4 / 5)
朱可夫摇摇头,道:“目前我们的大口径反坦克炮还不足以对鼠式坦克造成致命威胁,我听说**的M36虎王主战坦克的主炮口径达到80毫米70倍径,如果发射大口径的脱壳穿甲弹的话,应该能够击穿鼠式的装甲。”
华西列夫斯基说道:“就算**参战,给我们提供强大的军援,他们的主力坦克也不会轻易支援我们的。而**宣战后,其陆军主力部队进入苏联前线一事还得跟我们进行一系列的谈判,就算我们全部给他们开绿灯,其投入战斗的时间也至少需要一个月以上。”
斯大林点点头,道:“华西列夫斯基说的对,我们不能太依赖**了,那样会彻底被他们牵着鼻子走的。我们先自己想想办法吧!”
朱可夫说道:“目前我们的主力重型坦克只有KV-1。但其性能连德国人的六号虎式都不如,机动性实在太差了,上了战场几乎就是敌人的靶子。”
朱可夫口中的KV-1坦克就是苏联自己设计制造的第一款重型坦克,此前苏联对重型坦克的定义跟国际不同,按照**的标准苏联的所谓重型坦克只是**的中型坦克标准,因此苏联实际上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重型坦克。
随着德国人的虎式重型坦克投入战场,苏联自己的重型坦克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被逼无奈逼得没办法才对KV-1进行一系列改进升级。并跟**制定的国际坦克标准接轨。由于KV-1是在1942年开始设计的,此后的一系列升级都基于其底盘,因此也被统称为1942年型。
早期的1942年型KV-1主要特点是全面强化装甲并进行简化设计。车体装甲从75毫米增加到90毫米,炮塔则从90毫米再增加到120毫米(全方向……年型坦克虽然进一步提升了防护能力,但机动性能更加恶劣,最大公路速度降低到28千米/小时,完全无法跟上T-34的速度。由于战争初期。KV-1和T-34采用混编方式,KV-1的恶劣机动性成为部队的累赘。因此从1942年开始。KV坦克逐步退出坦克旅的编制。主要组建各个独立重型坦克团,用于支援步兵作战。从这时开始,T-34已成为苏联坦克部队的主角。
由于……型在部队中评价不佳,在部队的压力下,第二中央设计局开始对其进行重新设计。于是,全新的KV-1S方案被推出,多个部位的装甲厚度被减少。车体前部装甲减为60-75毫米,炮塔减为75-82毫米。全车重量减为42.5吨,并且换装了新型变速箱。经过轻量化改进的KV-1S。机动性能大幅提高,最大速度增加到了43千米每小时,这一指标在二战重型坦克中算是中上水平。
但德军坦克炮和反坦克炮火力大幅提高,KV-1S的装甲防护反倒大幅度下降。重装甲本来是重型坦克的主要战场优势,大幅削减防护能力的KV-1S,实战价值已经大幅降低。而面对德军最新推出的鼠式重型坦克,KV-1S也不是其对手。
为了扭转这一局面,朱可夫亲自返回莫斯科,敦促KV系列的最新型的重型坦克迅速启动生产计划。
朱可夫说道:“目前我们的装备152毫米炮的KV-2重型坦克如果能够实现批量化生产,或许可以应对德国的鼠式坦克。”
朱可夫口中的KV2坦克是采用KV1S坦克的底盘,将苏军的152毫米重榴弹炮加装防护甲板后改成的重型坦克。这款坦克的原型机在德国发动对苏联发动第一次斯大林格勒战役时出现的。当时德军所向披靡,苏军主力坦克师尽皆被打败。这时,苏军将正在试验当中的几辆KV2坦克开上了战场。
德军开始调用炮兵轰击,但是KV2坦克仍步步紧逼,一门德军150毫米榴弹炮在100米距离击中一辆KV2坦克,它马上停下了,但是正当德军庆祝胜利时,KV2坦克再次启动,并且在目瞪口呆的德国炮兵面前压扁了榴弹炮,继续前进。而这些KV2坦克事实上并没有炮弹,开出来就是专门压火炮的,他们的152毫米重榴弹炮只是摆设,当时的苏联技术根本无法将大口径榴弹炮跟坦克完美的结合起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