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中土安保同盟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92章 中土安保同盟 (2 / 4)
        此时的土耳其就向当初的苏俄红军面对外国军事入侵时一样,组建国民军也需要时间。为此,凯末尔等人亲自拜访了**塞浦路斯基地司令部,请求**派出专业教官帮助土耳其快速培训国民军。

        **的军事培训经验丰富,当年为了抵抗沙俄入侵就成立过短期速成培训班,短时间内获得了一支战斗力可观的军队力量。如今土耳其军方也想用这种方式迅速组织一支可以战斗的国民军,并催促**尽快将武器装备交付土耳其军方。

        在土耳其军方组建国民军的时候,土耳其的局势变得极其严重,萨卡里亚河已成为安卡拉的最后一道屏障。土耳其正经历着生死存亡的考验。

        8月5日,大国民议会通过一项特别法令,由凯末尔兼全军总司令。同时,凯末尔任命里费特?拜莱将军为国防部长,费夫齐?查克玛克为总参谋长,并要求他们在最短的时间里重整军队,做好补充兵员、调配军用物资、筹集粮秣等各项工作。凯末尔亲赴前线,在波拉特勒车站设立了总司令部。与此同时,赢得厄斯基色希尔一屈塔希亚战役胜利的希军也在制定下一阶段的战役计划,国王康斯坦丁还赶至屈塔希亚亲任希军总司令。

        23日。希腊军队7.5万人,装备300门大炮,3000挺机枪及少量骑兵,在康斯坦丁的直接指挥下,向萨卡里亚河东的土军前沿阵地发起进攻。土军经过休整,战斗力有所增强,虽然只集中了5.5万人,160门大炮和280挺机枪,但骑兵数量却有5000人以上,而且有萨卡里亚河东防御阵的依托。土耳其人感到已无路可退,决定在此与希军拚死一战。战役在南北100百公里长的地带展开,双方士兵几乎怀着同样坚定的决心投入了这场厮杀:一方面希腊人在为几个世纪梦想的实现而战,另一方面土耳其人则在为本民族的生死存亡而战。战役开始之初,土军很快就发现希腊人南翼的兵力极为雄厚,并意识到战线过长对于兵力不足的土方极为不利,于是主动收缩左翼,部队撤至安卡拉南部只有50公里的阵地上防守,同时又从西部防线抽调一部分兵力,支援已经变为南线的左翼。希军的战略意图虽被识破,但他们凭借数量上的优势,很快掌握了战场主动权。土军在希军强大的攻势面前,几乎支撑不住,有些防线被突破,有些阵地之间的联系也被切断。

        土军全体官兵浴血奋战,顽强抵抗希军进攻,**方面见土耳其军有顶不住的意思,于是将一批武器装备快速运送给前线土耳其军手里。有了**的这批武器装备,土耳其军的火力增强,终于使希腊军队成为强弩之末。

        凯末尔抓准时机,下令向敌军力量薄弱的左翼发起反攻。精疲力尽的希军,措手不及,无法组织有效抵抗,只好向南撤退。凯末尔继而下令全线发起总攻,至9月10日,希军终于被击溃。土军乘胜追击,9月13日,将希军逐出萨卡里亚东部地区,随后又渡河向厄斯基色希尔方向实施追击。至此,历时22天的萨卡里亚战役以土军大获全胜而告结束。大国民议会为了奖励凯末尔的功勋,授予他“胜利者”的尊号。并晋升他为新土耳其国家的元帅。

        萨卡里亚战役是希土战争中最重要的战役。它的胜利不仅使安卡拉政府转危为安,还使国际形势发生了一系列有利于土耳其新政权的转变。首先,经**调停,土耳其政府与高加索政府(包括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签订了《卡尔斯条约》。之后,法国政府见**背后给土耳其撑腰的实事已经无法撼动。为了保住希腊,不让**直接军事介入。法国主动恢复了与土方的谈判,10月份双方签订了《安卡拉条约》,法军按此条约规定。单独从安纳托利亚南部撤军。并将2个师的武器、弹药和军需品移交给土军。移交品中有150辆卡车,这对运输工具极为缺乏的土军来说,不啻雪中送炭。

        法土言和的消息,使意大利加快了它于7月初就开始的从安塔利亚及其附近地区的撤军行动,同时他们效法法国人,将军用物资卖与土耳其人,法、意退出对土的干涉行动,不仅确保了土耳其南线的安全,使土得以集中兵力对付希军。更重要的是,它从政治上表明了西方大国为瓜分土耳其而结成的联盟已经分裂。

        由于军事上的失利,英国人对希腊深感失望,加上**背后施压,**海军加强了对爱琴海和地中海的盘查力度,先后对阿姆斯特朗、特维斯等英国军火公司制裁,迫使英国的军事走私告吹,英国从而停止了对它的财政和军事援助。

        希腊人自萨卡里亚战败后,收缩到厄斯基色希尔和屈塔希亚防线,士气大衰。加之又失去了协约国的支持,因而开始考虑退出在土耳其的冒险事业。希腊国王康斯坦丁担心,立即从土撤军会动摇他在国内的威信,所以他与首相冈纳里斯商讨了一个唯一能使希腊体面地退出小亚细亚的办法,这就是取得伊斯坦布尔。然而,这一设想触动了**和协约国的集体利益。

        西方集团一向视海峡地区为国侈示共管地,伊斯坦布尔是不可以由西方列强以某种借口夺走的城市,而战后**也介入其中,分了一杯羹,希腊作为一个局部战争的失败者,当然没有资格单独占有它,因此希腊的请求遭到拒绝。

        为防不测,法、意两国见**染指土耳其,还向伊斯坦布尔派出了军队,于是两国也借口跟土耳其讲和,也向那里派出了军队。而土耳其政府本身也担心会被**一家控制,因此希望让其他国家也进入土耳其,跟**分庭抗礼,以达到平衡状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