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最大赢家 (3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70章 最大赢家 (3 / 4)
        电力技术的革新使**的发电量迅速增加,在六年大战期间,欧美发电量停滞不前时,**的发电量增加了5倍多。但这跟增长超过50倍的工业用电、商业用电和民用电比起来,明显不足,因此电力如果不加以大力倡导,很快将会成为限制**高速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

        王辰浩想到这里,点头道:“未来电力的发展是必然趋势,大力发展电力生产是加快国民经济建设的头等大事。”

        唐绍仪说道:“张謇在电力建设方面的投资预算为15亿龙币,臣以为是不是多了点!”

        “不多!”王辰浩立即回复道:“只有对电厂巨额投入,才能满足国家的电力消耗,同时电厂增加了,才能抑制电价,工厂、商场和民宅才能用得起电,才能反过来促进生产,还可以刺激电器用品的销售。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情。”

        在王辰浩看来,随着电力的增长,各生产部门逐渐改用电力,民用电器如洗衣机、吸尘器、电冰箱也逐渐普及起来。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无线电和电影事业的发展。无线电通信技术在世界大战前已经发明。**的科学家们又在短波和超短波的研究上取得成就,使无线电通信的有效距离不断扩大,为广播事业奠定了基础。战后,**的广播事业得到发展,从最开始的军舰上的广播电台,推广到中央政fu进行正规的定时广播。最新发明的无线电收音机成为畅销的热门货,战后的**国民们非常有钱,可以购买这种奢侈品,使得**的收音机的销售额比战前增加了13倍,由6000万龙币增加到了1.72亿龙币。这一时期,电影技术提高很快。最初是无声电影,或是用留声机的唱片伴音,但效果不好。1917年,**出现了第一部有声电影,并在**各大城市迅速进行推广,被广大国民们所喜欢。

        同样,电力的发展使许多固定式的工作机器采用了电力驱动。但是,它不能适应移动式的机器的工作条件。因此,内燃机仍然是最主要的动力装置。1917年,内燃机的总功率大约占原动机总功率的四分之三。内燃机广泛应用于运输业。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各国的汽车成倍增长,尤其是**的汽车工业和汽车销量指数倍增长。

        由于**政fu实行国民购买汽车政fu补贴的政策,帝国从此便开始进入了汽车时代。而在世界大战期间,**的汽车出口激增,国内国外都无法满足,这促使帝国的汽车工业跳跃式发展,全国陆续出现了3000多家汽车公司,其中大品牌就超过1000家,1917年的世界汽车年产量比1900年增长566倍,达2150万辆,而**就消费了90,成为汽车生产和消费大国。

        当然,内燃机也广泛应用于海上和内河运输业。从1910年至1917年期间,**装备内燃发动机的船舶吨位增加了九倍。各造船厂所制造的内燃机船的数量第一次超过了当时所有的蒸汽机船。内燃机技术的改进使民用航空事业兴起。1917年,随着**对美战争结束,大型轰炸机生产厂商再次失去了军方订单,数以万计的轰炸机定点取消后,生产商将其转为民用。并在全国各大城市和国际之间申请开通了数百条航线,建立定期国内国际航班。

        而随着汽车的增多,**先后修建起高速公路。汽车在城市间交通运输中起着愈来愈大的作用,并逐渐把城市和农村密切联系起来,公路网络日益密集。

        因此,王辰浩对于詹天佑提出的在全国修建高速公路网和航空网一事非常的赞同,并赞同交通部关于修建全国大城市之间的高速公路和航空航线所提请的10亿龙币预算方案。

        当然这份预算案还包括修建机场设施在内,**目前对于机场的控制还非常严格,重要城市的机场设施都归政fu控制。不过,随着中美战争结束,**在军事上的威胁已经基本上消除,因此已经有部分地方政fu议会批准了将机场交给民营企业经营。

        汽车、飞机的发展,需要大量橡胶做轮胎。1910年,**为了摆脱对**橡胶的依赖,北洋科技和皇家科学院联合研制了合成橡胶,但质量远不如天然橡胶,价格也昂贵。到了1917年,**研制出质量较好、成本较低的合成橡胶。因此工业化生产橡胶已经成为重点,对此王辰浩也赞同。

        在轻工业方面,**在六年世界大战期间获得了超高速发展。欧洲各国的工业转入重工业,战争的巨大伤亡造成轻工业工人被征召入伍,轻工业不是倒闭就是破产,**借机大量向欧洲出口轻工业产品,到了1917年时,**的轻工业已经占据全球70份额。

        **轻工业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追求利润的商人们很快将目光放在商品的开发研究上面,**普及大学教育制度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大学生,其中不乏有这方面的人才。

        1917年初,江南纺织厂研究员李俊涛研制尼龙丝成功,开始用来生产牙刷,后来大量生产尼龙丝袜、尼龙丝衣服。而北方服装厂陈克锦则发明了涤纶,从此**纺织工业进入了尼龙涤纶时代。而尼龙和涤纶的出现,顿时被全世界的人们所热捧,由此**的大批服装设计师借助人们对新不料的热爱而走红,**的服装出口不再以物美价廉著称,而是以品牌方式走入国际,变成了家喻户晓的国际大品牌,利润翻了几番。

        同样,**继购买了美国人发明的塑料专利权后,在本土大规模的生产,各种塑料投入市场,遍布行行业业,它们在工业上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