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大决战 (2 / 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36章 大决战 (2 / 7)
        列宁犹豫了,此时他还对资产阶级杜马议会抱有幻想,因此回绝了协约国提出的条件。协约国方面见无法阻止俄国退出世界大战,于是出于报复俄国,将沙皇和杜马议会跟**的暗中军火交易曝光。

        列宁等苏维埃党派得知沙皇准备复辟,资产阶级杜马议会实际上依然是沙皇的走狗时,顿时紧张了起来。原本经过五月革命已经平静了的俄国,再次因为沙皇图谋复辟而掀起惊夭波澜。

        1916年12月3日,列宁公布了沙皇尼古拉二世跟**的暗中军火交易一事,并指责沙皇准备复辟,由此掀起了俄国十一月革命(按照俄儒略历的时间来称呼)。

        作为沙皇尼古拉二世的走狗,拉斯普廷被指控帮助沙皇跟**暗中交易,将俄国国民的血汗钱全部买了军火,于是他被愤怒的俄国革命分子推到红场处决了。

        与此同时,列宁为首的工入革命派和杜马议会严重对立了起来。列宁指责杜马议会继续充当沙皇的走狗,要求重新选举杜马执政党。于是,一场俄国党派内部的大洗牌也如火如荼的展开了。

        由于斯托雷平的**私有化改革给俄国社会带来的恶劣影响,曾经拥护自由主义自由经济的十月党、进步党等组织在五月革命的浪潮下明显失势。而自由主义左派党制宪民主党由于在革命前领导宪政民主运动,成为唯一一支有一定政治号召力的自由主义党派。相比之下,在当时俄国拥有较高支持率的分别是两大左派党社会革命党和社会民主党。随着是战和问题的升温,各势力迅速分化组合。社会民主党逐渐分裂为拥护民粹主义的孟什维克,和拥护入民民主专政的布尔什维克。社会革命党也相应分裂为主流派和左派。社会革命党主流派和孟什维克达成一致,要求继续战争直到胜利。

        而少数左派社会革命党则和布尔什维克达成一致,要求尽快停战签订和约。制宪民主党担忧俄国的反战趋势无法控制,会危害俄国与日渐壮大的协约国集团的外交关系,于是主张放慢民主的进程,引起了社会革命党和社会民主党两大党派的不满。两党普遍要求临时政府尽快开始制宪会议选举,废除斯托雷平土地改革,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其中以列宁为代表的布尔什维克呼声甚猛。布尔什维克鼓动前线的士兵反战归国,并积极在民间进行制宪民主的宣传。

        1916年12月4日,由高尔察克和佩特罗夫率领的沙皇禁卫军从前线撤离,这三十万大军装备了来自**的大量先进武器,拥有战车800辆,火炮5800门,轻重机枪3000挺,雷击炮2400具,清一色的**武器装备,成为欧洲第一支完全中式装备的部队。

        高尔察克和佩特罗夫率领的沙皇禁卫军快速向圣彼得堡挺进,准备拥护沙皇尼古拉二世复辟。这个消息传来后,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再次策划了反**战争示威运动,要求阻止沙皇复辟。

        这时,得知沙皇复辟军正在逼近圣彼得堡的消息,执政的俄国杜马议会旋即下令镇压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导致双方的战争已不可避免。

        12月6日,列宁秘密来到圣彼得堡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亲自领导武装起义。从12月6日夜见到12月7日上午,二十多万革命士兵和起义工入迅速占领了圣彼得堡的各个战略要地。7日凌晨1时起义部队占领了邮政总局。2时攻占了波罗的海火车站和尼古拉耶夫斯基火车站。接着关闭了政府大楼的照明电路,电话局切断了临时政府和司令部的大部分电话。6时左右,赤卫队员、士兵和水兵已经占领了皇宫大桥。除了宫廷广场和伊萨基耶夫斯卡广场地区,其他地区几乎都掌握在起义者的手里。

        临时政府总理克伦斯基坐上**大使馆的汽车仓皇逃跑。10时,革命**散发了列宁起草的《告俄国公民》,宣布临时政府已被推翻,政权已转归苏维埃。

        但临时政府仍负隅顽抗,2000多名军官和士官生继续盘踞着冬宫。12月7日下午56时,2万多名革命士兵和赤卫队员、9辆军车包围了冬宫。革命**向临时政府发出最后通牒,命令它于12月7日6时20分缴械投降。

        8时过后,革命**向临时政府下达了无条件投降的最后通牒,遭到拒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