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囤积居奇 (4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71章 囤积居奇 (4 / 5)
        王辰浩于是将这件事交给张枫和农工商大臣张謇二人去办,最大限度的囤积各种战略物资,尤其是粮食、医药、军火、衣料等物资。

        按照王辰浩的战略预测,四年期间,欧洲两大军事集团二十几个国家参战,青壮男人几乎都参战了,其国内耕地荒废,除了重工业外,其他轻工业将大部分停止,商品限量按需供应。战争消耗物资将超过8000亿美元,这份巨大的蛋糕,**是要独占的,因此准备工作自然要做好。

        事实上,王辰浩早在对英战争结束后,就开始责令帝国各部门开始囤积战略物资。只不过囤积规模不是很大,因为这需要相当庞大的资金,如果欧战不打起来,囤积的这些物资将变得不值钱,那么帝国的经济损失将是难以估量的。

        尽管这样,王辰浩还是动用了他个人超过30亿龙币的存款,大规模囤积粮食、食用油、酒精、布料、水泥、钢材等战略物资()。

        其中粮食最为关键,因为全球每年多余的粮食数量有限,等到欧战爆发时再囤积粮食就晚了,而且也买不到粮食,因为各国肯定禁止粮食出口,并从外面大规模采购粮食。

        因此,王辰浩命皇家食品集团从五年前就开始大规模采购余粮,囤积粮食。到1912年时,皇家食品集团已经囤积各种粮食1亿吨。

        另外,皇家企业其他公司也大规模囤积战略物资。其中食用油800万桶,酒精5万吨,布料500万匹,水泥80多万吨,钢材200万吨。

        王辰浩名下的皇家企业扩大生产线,除了正常供应外,开始大规模生产这些战争期间的紧俏物资。同时,加大了固定资产的投资力度。王辰浩投资20亿龙币新建了5000多个分厂,囊括了所有涉及到的战略物资生产线,提前修建好生产线,但并未开工,因为很多物资过早的开工将会过期卖不出去。这些生产线将视欧洲局势的恶化而陆续开工生产物资。

        按照王辰浩的估算,他投入六十亿龙币,至少赚六百亿以上,甚至更多。

        当天的御前会议上,王辰浩本来提出将帝国1912年的财政预算大部分转移到储备战略物资上面去,做一个国家级别的囤积居奇大商人。但是张枫认为,与其直接购买战略物资储备,不如鼓励帝国国民投资这些涉及战略物资生产的行业。

        张謇的建议是可以对生产战略物资的公司工厂实行减税免税政策,政fu许诺将购买他们生产的产品,并且负责帮助其销售出去()。这样一来,帝国既可以做到大规模囤积战略物资的目的,又可以刺激帝国工业规模的扩大,进一步增加工人就业率和就业人数,从而加速帝国的工业化整体进程,争取在欧战后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

        王辰浩于是又给张謇提了建议,要求农工商部鼓励帝国工业朝着二次加工、多次深加工方面发展,因为如果出口原材料肯定卖不到更好的价格,如果将粮食加工成各种面粉、饼干、面包、奶酪、面条等食品,将生肉加工成罐头、肉干等,这样卖出去的价格就成倍的增加,而且实现帝国本土加工,使得帝国国内的加工工业迅速蓬勃发展,可谓一举多得。

        张謇听从了王辰浩的建议,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刺激国内轻重工业的计划。同时,政fu对于再加工工业给予两年的免税期,这极大的刺激了帝国商人们投资产品在加工、深加工行业。

        其中,**轻工业产品最为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陆续涌现出一系列现代食品工厂。例如密封塑料包装的方便面、灌装八宝粥、牛羊鱼肉罐头、水果罐头等食品深加工公司大量涌现,他们的前身大多数都是街头巷尾的个体户,在国家政策的刺激和补贴下,陆续扩大规模建立了食品公司。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